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须用活用好社会资源
“今天,我们站在北大红楼,倾听英雄交响;今天,我们站在北大红楼,诵读前辈篇章……”据《新京报》报道,7月4日,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基地、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共同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举行,学生代表在活动现场朗诵《红楼誓言》。
站在重要的红色遗迹前开展大思政教育,身临其境很容易产生直抵人心的效果。这种教育就是一种沉浸式教育。思政课是育人的课,要想达到启智润心、陶冶情操的目的,仅靠教材等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拓宽育人视野,延展课堂服务半径,用好社会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政教育供给更充分、更有力。
要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使思政育人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各地都有很多思政资源,它们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学校周围,就像一块块璞玉。只要教师有心,就可以找出来。有的是战场遗迹,有的是感人故事,有的是一幅照片,有的是一段无法遗忘的历史,等等。要做好挖掘、收集工作,及时打磨,找出育人的“因子”。我们既可以把它们当作讲课的直接材料,又可以把它们编入校本教材,使它们活起来,成为育人的载体。
要选好结合点。校外资源和校内资源唯有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育人的合力。因此,应当做好资源利用的规划工作。选哪些?选多少?如何用?什么时间段用?采用什么方式?这些问题都要一一细化。例如,有的可以作为文字资料插入课堂,有的可以用来创设教育情境,有的可以用来渲染气氛,有的可以用来拓展延伸……一切都应以实用、适用为目的。这些“它山之石”,用好了才能“攻玉”。教师既要具备“选”的能力,又要掌握“用”的技巧。
要创新思政课的教育方式。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在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上也是如此,如到红色遗迹参观、去图书馆浏览、在网上祭奠英烈、重走长征路、唱红歌等。关键是能不能真正使之成为教育载体,起到化人的效果和目的。
总之,思政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既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要有巧夺天工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