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我的学生杨浚瑄 给她一片阳光 用“虫趣相投”巧抓教育契机 鼓子秧歌“扭”进幼儿园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教之有道】

用“虫趣相投”巧抓教育契机

□ 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北校 翟海燕

铠是我班里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也是最令我头疼的一个。

记得在刚入学的前几周里,每天到校后,他总是放下书包后就到外面乱跑,不进教室。在课堂上,他经常随便走动,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听讲,甚至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跑出教室。为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他,他在班里几乎没有一个朋友。而对任课教师的话,他几乎都当作耳旁风,包括我这个班主任在内。

更令我头疼的是,我几次与他的父母交流,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应:“他在家里也是这样,谁的话也不听。有时,实在没办法,我就打他;打得他厉害了,他就听。”所以,家长提出建议:如果他在学校里不听话,我们就打他。

“打”的办法肯定是不能用的。怎么办?

必须想办法让他融入这个班集体,尽快步入课堂学习正轨。就在我绞尽脑汁无计可施之际,忽然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打心底里喜欢孩子,去关注孩子的一切!”于是,我开始注意观察铠平时都爱去哪里、去做什么。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铠课间经常会跑到一棵大榆树旁,专心地观察树下面的小昆虫,有时还会抓上几只,用来吓唬班里的同学。看来,他对小虫子很感兴趣。这个发现忽然让我有了灵感:“何不抓几只小虫子来‘引诱’‘拉拢’他,作为我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呢?”想到就做,当天下午放学后,我立马到小区里的竹林中抓了几只虫子,装到一个瓶子里。第二天,我悄悄地把瓶子带到了学校。

课间,我假装不知情,故意问铠:“你最喜欢什么呀?”他毫不犹豫地说:“小虫子!”我连忙装出一副惊喜的样子:“老师也很喜欢小虫子,而且还养了几只小虫子呢!你想看吗?”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央求道:“啊,太想啦!老师给我一个吧!”

“给你一个可以,但是你必须做到进校门后立即进教室,在课堂上不随便走动。如果你能做到,老师不但让你看我的小虫子,还会给你一只呢!”他一听毫不犹豫地表态:“老师,我保证能做到!您快点儿让我看看吧!”

眼看时机已到,我从办公室里拿来了事先准备好的小虫子。他看得津津有味,还问我:“这叫什么虫子?它吃什么?”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经常抽空一起看虫子,讲有关虫子的故事,俨然成了志同道合的“虫友”。

几天下来,课堂上,铠有了明显的进步,多数时候都能控制自己不随便走动。每当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一个只有我们俩才会懂的眼神。继而,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他把对虫子的兴趣转化为更大的改变契机,进而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呢?

于是,在一次班会课上,我让铠给同学们讲了关于蚯蚓的知识。令大家感到惊奇的是,这个淘气包竟能把蚯蚓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讲得头头是道!他讲完后,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发现,铠的眼睛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亮光。

现在,铠虽然有时也会犯一些错误,但只要得到提醒,他就会马上改正。课堂上,他也能够专心听讲了,还得到了几张“倾听喜报”,同学们也喜欢他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体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正含义。过去,我喜欢采用命令式、强制式的手段管理学生,得到的往往是学生被动接受或无言抗拒;现在,我懂得了,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读懂、理解他们,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学生才愿意亲近、信任老师,真正的教育才会发生。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