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发展“和悦足球” 奠基幸福人生 研“设计” 强“技术” 抓“成效”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双减”论坛】

研“设计” 强“技术” 抓“成效”

——“双减”之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 烟台市福山区河滨路小学 孙瑞娜

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减轻学生负担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扎实开展“双减”工作,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烟台市福山区河滨路小学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业改革等,进行“基于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力求在“双减”的同时做到“双升”,即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

一、基于学科素养设计教学环节,打造智慧课堂

“双减”要减量提质,提高40分钟课堂质量,实现高效课堂。高效主要体现在备教材、备学生,做到弹性预层设计和动态生成。从双基到素养,从效率到效益,“五育融合”的课堂才是智慧课堂。

开展典型课例研讨,改革教学模式。学校首先以语文、数学、英语这3个优势学科为载体,开展“微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题研讨。研讨会上,每名教师详细介绍了自己执教课的设计思路和运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及微能力点;梳理、学习、掌握课堂技术工具,打造典型课例,录制微课,进行示范课展示,探究教学方式和教研方式的变革,初步形成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有效推进各个微能力点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数学学科打造“智慧高效”课堂模式,采用趣味导入(微视频趣味导入)——探究学习(希沃展台投屏发挥学生主体性)——巩固练习(答题卡数据可视化呈现,即时评价,提高课堂效率)——全科提升(技术支持全课总结,发展学生思维)的步骤;语文学科打造“活学活用”课堂模式,采用课前预习(借助打卡器中的抢答模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明确目标(利用微视频进行详细讲解,使课堂丰富多彩)——灵活运用(运用拍照投影功能,分享作品)——思维升华(借助技术手段,继续完善,拓展自己思维,学方法并巧用方法)的步骤;英语学科打造“情境沉浸式”课堂模式,采用导学(借助平台发送资源包进行预习)——新授(运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活化成话语,使语言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巩固(借助平板电脑在情境中运用功能句进行实际操练)——评价(借助“一起作业平台”实现分层作业,拓展练习)等步骤。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新。学校主张教师在课堂上要“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即教师少讲精讲,“迈开腿”即教师在教室多走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完成情况,让课堂上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探究者、展示者和质疑者。通过学科教学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方式,促进高效学习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基于课堂”“为课堂教学服务”是“能力提升工程2.0”提出的理念和目的。而基于这样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又是完成这项任务的落脚点。学校以“基于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课题为载体,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

学校与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合作,教师们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且可以进行网络资源共享,学习优秀的案例,提高备课效率。同时,学生使用专属智慧卡(用于课堂教学学生答题使用)参与课堂活动,可以在第一时间用数据呈现出某环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及答题正确率,便于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情,调整教学方案,甚至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学生教育的公平性,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和谐共生”的高效课堂。

三、科学设计作业辅助课堂教学,助力深度学习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必要途径,要做到学以致用、格物致知。为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拓展、学情分析等功能,学校积极探索作业的创新方式与育人价值,从作业总量、内容设计、作业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力求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使作业的育人效力达到最大化。作业设计的适切可以解读为3个关键词:对标、变式、反馈。从学校上层建筑的整体联动,统筹谋划到教师的一一落实,使作业的设置“在量上精选、质上甄选、式上趣选”。对标、变式、反馈,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总之,“双减”之下,如何为课堂提质增效,需要教师在教学道路上持续精进,不断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双减”促进教育形成良好生态。在追求美好教育的路上,我们应该放大育人格局,改变学校生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模式,让每名教师手里都有一把种子,心中有一方沃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