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潍坊市坊子区理想小学 打造智慧型未来学校 德州一中: 整合资源推进省级学科基地建设 基教动态 3D打印 共话毕业深情 沂源县南鲁山镇学区 “一日常规”管理促学生习惯养成 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 大融合观引领劳动素养提升 爱子贵在“疏子”

第7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7

基教动态

威海恒山实验学校开展暑期班级管理培训

本报讯(通讯员 苟乃轩)暑期来临,威海恒山实验学校开展管理队伍“5+2”培训,将师德培训、理论讲座、分享交流、班会课、案例写作等传统培训项目与根据季节特点、现实需要开展的疫情防控、防溺水培训相结合,通过省、市、区、校四级联动,落实保障、督导、拓展三项机制,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

为精准开展培训工作,学校专题研讨培训安排,针对教师日常诉求以及学校名师资源专长,确定培训计划、培训讲师,发挥山东省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高新区全员培训、校级培训等四级联动培训平台作用,从报名、考勤、培训、作业指导、后勤保障等环节建立督导落实机制,保障培训实效。学校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通过集体收看教育部班主任国培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委副理事长等4位专家的专题讲座进行理论提升;通过与在国家、市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教师的交流,分享心得和技巧;聆听优秀班主任转化学生的经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学校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开展讲座、名班主任工作室发布安全提醒等进行疫情防控、防溺水培训。学校落实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专家指导与个人自学“三个结合”,鼓励教师积极交流,共同提升,让暑假成为教师班级管理与教学教研比翼双飞的“加油站”。

寿光市弥水未来学校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惠民实事

本报讯(通讯员 刘云龙 董欣)新学年以来,寿光市弥水未来学校按照“党建引领,书记主导,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指导思想,建立并完善惠民服务制度,做实做细学校惠民服务工作,大大提高了学校美誉度。

该校向全体教职工和家长发放“教育惠民一码通”,师生、家长可便捷扫码将诉求提交至服务平台;学校在7个工作日内对收到的意见或建议通过平台逐条进行反馈,对合理诉求尽快落实到位。学校设立教育惠民服务台,校长和中层干部利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轮流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把问题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学校还开展“亮牌”服务行动,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惠民公示牌,公开书记(校长)电话、寿光市惠民服务电话、学校惠民服务电话及服务清单,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学校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每逢重大活动、事项均与家委会沟通商讨。班主任制定切实可行的调位制度,确保调位公平公正。课后延时服务丰富多彩,32个校级社团、26个级部社团提高学生兴趣、能力及创造力。学校设立爱心护学岗,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联合设置“上下学交通安全通道”,并实行“明厨亮灶”工程。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敏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有效开展系列教育惠民服务活动,倾情倾力打造一所具有响当当品牌的学校。”

菏泽市牡丹区二十一中 积极探索小升初衔接

本报讯 近日,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小学六年级和牡丹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共21个班级的小学生来到牡丹区二十一中,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小升初衔接课程。

牡丹区二十一中的教师们结合案例,用图片、影像全方位地为即将毕业的小学生呈现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从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学习心理反应的变化、生理变化、同学关系的变化等方面讲解小学和初中学习生活的不同,让即将毕业的小学生深入了解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据了解,为帮助六年级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迎接初中新生活,牡丹区二十一中探索成立了由21名骨干教师和名班主任组成的小升初衔接工作小组,科学合理地为学生规划了暑假生活,帮助他们制订了生活自立、学习自立、精神自立的“三立”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改变思维模式,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展示自我、沟通和表达。校长张海山说:“希望这次活动能为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子提供帮助,祝愿每名学子都能在初中的大舞台上展示才华。”(穆法)

聊城市东昌府区红旗小学举行“感动校园十大人物a”颁奖典礼

本报讯 为发挥榜样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聊城市东昌府区红旗小学举办第一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并于7月6日举行了颁奖典礼。

本次活动按照从严把关、优中选优的原则,经过严谨规范的评选,决定授予崔丽君、贾月顺、姜伟、李小慧、刘瑞芳、刘心君、王春波、王凤霞、王海霞、张秀秀10位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称号。其中有辛勤耕耘、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老教师,也有责任在肩、常思进取、不计名利的班主任,还有志存高远、朝气蓬勃、自强自立的青年教师。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获奖教师颁奖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学校希望获奖教师继续保持执着前行的姿态,诠释“四有”好老师的内涵,展现新时代教师之美。据悉,该校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展播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学校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讲好教育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全校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张秀芹)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