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潍坊市坊子区理想小学 打造智慧型未来学校 德州一中: 整合资源推进省级学科基地建设 基教动态 3D打印 共话毕业深情 沂源县南鲁山镇学区 “一日常规”管理促学生习惯养成 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 大融合观引领劳动素养提升 爱子贵在“疏子”

第7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7
【基教视点】

爱子贵在“疏子”

□ 张新勇 张会兰

时下,每逢放学时分,即见诸多家长团团围在小学门口等待接孩子。下课铃一响,学生们便蜂拥而出,那股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固然,家长接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而其背后却暴露出我们家庭教育的弊端——已经是八九岁的小学生了,家长该放手的要放手,如果把握不好爱孩子的度,往往会走向反面。

细细想来,在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现象又何尝少见呢?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父母,孩子都上学了,还要给他一口一口地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睡前总是帮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来越“无能”了。

报载,一名四川的少年大学生,因没有父母的照顾就无法独立生活而休学在家。当接到返校的通知时,他不敢面对即将来临的独立生活而跳楼自尽。这不禁让人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日本共同举办的一次中日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中,中国学生暴露出的最大弱点是生活能力差。一时间,日本新闻媒体便大肆鼓吹日本学生在21世纪将战胜中国学生,贬低中国学生的能力和德行。姑且不管日本人贬低中国学生的动机是什么,但这一问题至今仍未解决,不能不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深思。不久前,笔 者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日本小孩摔了一跤,先是哭着求助,发现无人相帮后便自己爬了起来。中国房东看不懂,日本妈妈却解释道:“孩子跌倒了,我们要让他自己爬起来。只有让他尝试失败,才能获得成功。”日本妈妈正是通过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才使孩子逐步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韧性,养成了自食其力的习惯。美国孩子在一岁多时,父母就将其“捆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桌子上,让孩子用小刀叉吃饭,绝对不会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各国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孩子素质的巨大差别。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特别困难。为让孩子在今后少吃苦头,家长应精心创设有益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适当地吃些苦头,以培养其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譬如,家长应引导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活动、适当参与家务劳动等,不要一味地给孩子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环境,更不要剥夺孩子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炼的机会。清代文学家金圣叹说得好:爱子贵在“疏子”。正因为爱才有意疏远,疏远才是真正的疼爱,才能放开孩子的手脚,锻炼其自理自立能力。美、日等国教育孩子的方式恰恰合乎此理。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愿我们做父母的爱孩子,更要会爱孩子,多给孩子创设逆境,从而让他们在挫折中不断淬砺成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