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催生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本期主题:“双减”下的“家校社共育”
本期嘉宾:单县教体局局长黄志立、济南高新区汉峪小学校长马红梅、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实验学校学生家长亓美
做好“融合”文章,让社区学校“动起来”
记者: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应该是家校社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责,通过协同育人实现儿童当下成长需要与未来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平衡。如何推动三方教育实现有机融合?
黄志立:“双减”政策背景下,单县教育系统不断加强家校社三方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
一是让社区学校“动起来”。今年3月,单县教体局与鸿儒雅苑、翰林府邸两个社区结合,成立了两处试点社区学校。每周定期开一次课,学校教师走进社区的“家教大讲堂”,开设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等系列课程,招募法律工作者、有艺术特长的社会志愿者、教师志愿者等参与服务,目前已开设讲座22次。同时,社区学校满足了学生的戏曲、书画、武术等学习需求,也让叶雕、二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
二是让家教联动“强起来”。紧密围绕家庭教育和学生实践两个方面,开展系统、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与指导服务。各学校充分利用班会、家长会、家校座谈会等时间,让家长之间交流与分享家教经验;利用召开全员运动会、元旦晚会等时机,让家长充分参与进来,享受运动等带来的快乐;创新家校沟通模式,全方位、有深度地增进家校沟通。
三是让育人基地“活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县科技馆、孔子学堂、清农学堂、青少年活动实践中心等德育实践育人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拓展训练等活动。如:学生们参观了黄岗镇青山羊养殖基地后,再到三义春羊肉汤公司看师傅现场制作羊肉汤,了解了单县本土饮食传统文化,也在心中播下了一颗热爱家乡的种子。
“1+N”,为家长量身定制“微课”
记者:任何一种教育现象背后,其实都是家校社各方环环相扣的理念、方法与机制的复杂系统。你们学校是如何促使家长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的?
马红梅:汉峪小学家长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均以校情为前提,以《家长学堂》教材为蓝本,开发出了“1+N”校本课程,即普适性课程和差异性课程。
普适性课程,从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宣讲、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解读、6至12岁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等方面,以讲座、家长会等形式,组织全员参与,通过课程的实施达成理念一致、目标协同。
差异性课程,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及家长需求,分年级进行问卷分析,分龄指导、全龄培育,量身定制主题课程和亲子活动类型,通过理论与实践双线指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家庭幸福感。受疫情影响,为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学校组织教师团队开发“优家微课”,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指导课程。如,开发“二胎家庭如何平衡爱”“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等系列微课。
作为差异化指导的分支,为进一步促进家校共建,找准家校教育的共同发力点,学校把每次家访都当成一次与学生的“约会”,将“把家长请进校”改为“让教师进家门”,让家校沟通在尊重与理解中进行,让“峪优”理念在交流与分析中日渐深入,从而凝聚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从“矛盾对立”到“陪伴成长”的亲子变化
记者:“双减”推进一年来,基础教育生态发生很大转变,其中有很多生动的场景。作为家长,您印象最深、最明显的变化来自哪些方面?
亓美:我是东凯实验学校四年级(6)班学生张一辰的家长。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最大的感触是经历了亲子关系由“矛盾对立”到“陪伴成长”的变化。
之前,最让我心烦的事情就是辅导孩子写作业。“不提作业万般好,提起作业就心焦”,辅导作业的过程堪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的脾气急了一点儿,“战争”的后果是两败俱伤,我和孩子的关系经常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
“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参加了课后服务,在学校就轻松完成了作业,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以前那种因为辅导作业而“鸡飞狗跳”的局面,随着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不复存在。每天回家以后,孩子还能拿出一段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今年母亲节,他还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我刻了印章,作为节日礼物送给我。那一瞬间,我感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我认为,这就是“双减”赠予我的最美好的礼物。一所好学校不仅能成就孩子,而且能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家庭。我愿意在学校“牵手共育,润泽一生”家校共育理念的引领下,成长为一名陪伴成长、以身示范的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