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非遗文化“染”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通过师生的积极探索,一幅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铺展开来。”青岛黄海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马延岳说。
近年来,该院突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特色,把非遗文化传播、非遗技艺传授、非遗精神传承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文化育人实效 打造线上精品课程
传承非遗文化,要用好课程主渠道。经过精心组织和筹备,学院于2021年8月推出课程“指尖上的非遗——中国传统手工艺鉴赏”,课程以知识普及、兴趣培养、技艺传授为核心内容,面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开设专业必修课;同时,通过超星、学习通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面向全国学生开设选修课。授课导师团队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著名民俗文化研究学者鲁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岛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管茹等10余名传承人、手工艺人和学院教师组成。
我国73%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非遗传承与乡村有着天然联系。该课程所选的首批16个非遗项目同样为源自乡村的手工技艺。“课程推出后引起强烈反响。目前,线上课程浏览量超过70万,选课学生超过1200名。其中,校外选课学生529名,来自青海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23所高校。”该院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徐海霞说。目前,课程获批2021年度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精品课程、2022年度校级一流课程。
聚焦工匠精神培养 擦亮文化自信底色
传承非遗文化,要让学生感悟千年传统技艺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非遗活态传承的特性决定了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文化知识传授模式,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该院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建立了非遗工作室,把非遗传承人请到课堂上,为学生们传授扎染、传统皮具、民俗布偶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非遗社团、非遗工坊的作用,把非遗学习由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让非遗学习成为沉浸式的立体化实践。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扎染实践课上,看似简单的手工艺品,要制作出满意的图案、样式却需经过精心设计和复杂制作过程,通过刻苦钻研、心手合一,最后才能制作出韵味别致的扎染产品。这种工匠精神锤炼、打磨了学生们“事争一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良好品格。“我跟着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不仅学会了制作手工艺品,而且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门课不仅传授给我们实践技能,而且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平台。”2021级视觉传达设计(2)班学生李嘉仡说。
聚焦文化传承创新 绘就助力乡村画卷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对传统技艺的感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并鼓励学生将原创意识与创新思维融入其中,赋予技艺新的内涵,使传统技艺不断迸发新的活力。“教师引导学生把作品制作过程当作与文化深度交流的过程,让他们体验手造之道,感受匠心之美。学生在内心产生共鸣和认同感的同时,把创意创新等个性化表达融入作品,使传统作品不断焕发生机。”徐海霞说。
创新还体现在对乡村非遗产业的培育和带动上。学院与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及10余个非遗工坊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在学院设立研究体验基地,双方在师资共享、技艺培训、作品展览、产品推广等方面达成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和手艺产品开发。学院利用师资和实训资源与各非遗工坊合作,挖掘代表性传承人的品牌资源,拓宽手工产品销售渠道,以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探索非遗产业发展新路径。
学院积极开展“送教下乡”“送艺下乡”活动,定期举办技艺研学、科普宣讲和手工体验活动。与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等镇街共建乡村手艺工坊,举办面向农村妇女的手工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与“齐鲁之间生活村”全面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创市集”活动,以“非遗+旅游”模式推动传统技艺与乡村旅游深度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