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浩:在传统文化的河流里荡起“美的柔波”
“匠心如磐,不负期许。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让魅力非遗深度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热爱的种子。我相信,当这些种子慢慢地发芽、开花、结果以后,非遗保护和传承就更有希望、更有力量。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后也一定会记得,这些技艺和文化艺术的养分滋养着他们的人生。”
——槐浩
他,被称为“微场景复原师”。近1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实践,微缩场景作品被收录于全国各大博物馆、档案馆,在全国微场景复原领域堪称独树一帜。
他是名副其实的非遗文化“守护者”。为了让非遗传承在校园里“活起来”,他将皮影、面塑、木雕、内画、烙画、纸雕灯、篆刻、剪纸等20个不同类型的非遗专业项目引入30余所中小学,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
他是教师成长不遗余力的“助攻者”。三年间,共派出8名教师参加非遗专业培训,组织12名教师与非遗传承人结对,形成了20个不同类型的非遗专业,梳理出区域内一批精品共享课程,为区域美术教研蹚出了一条新路子,助推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驶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他就是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槐浩。
沉浸于“微场景”复原:
以匠心缔造方寸世界之大美
“瘦成了一道闪电”,是同事们送给槐浩的一个“美称”。“很难相信,在他瘦弱的身躯里藏着一个能量满满的‘小宇宙’!”这样的描述则是缘于大家对他以一颗匠心修得“绝技”在身的深深敬服。
槐浩的标志性“绝技”,就是对“微场景”的复原。
老式理发店里“吱吱呀呀”的木椅泛着点点油光,磨得掉漆的绿皮理发椅、散落一地的头发、塑料小梳、复古海报、老式电推、摇头风扇……这些都是槐浩微场景复原制作中的“主角”。家乡的街景和童年的记忆都是他进行微缩场景创作灵感不竭的源泉。
“所谓微缩场景,主要是通过一些照片和人们脑海里的记忆,绘制出一副场景图,分解出具体需要制作的部件;然后再选择材料,制作部件;最后,就是关键的拼接流程。”槐浩说,微缩建筑和真实建筑的比例一般为1:35或1:25,缩到精微处,尤其费眼力,更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细心。正是这样的挑战,给他带来了他人体会不到的乐趣。在他的手中,一些杂七杂八的废旧物品,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软木、黄铜螺丝、塑料、玻璃等都会秒变“宝贝”。
为追求逼真的效果,槐浩反复尝试各种材料。比如,为了制作一把理发店里的椅子,他用废旧的笔帽、泡沫、卡纸、真皮等8种材料反复尝试。也正是对这些细节的一一把握,他让理发店生动再现了其破旧而不失情味的别样韵致与意境。
在落日的余晖里,远远的山坡上,星罗棋布的老式房屋散发出昏黄的灯光,袅袅的炊烟弥漫开来……这是槐浩创作的《爷爷的家》。“就是这样平淡如水的场景,却打动了无数人。因为这不仅是儿时的记忆,也是中国千百个乡村的缩影。”一名教师在第一次见到槐浩的作品时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小小的微缩场景作品,精致而不失朴素,掩不住的泥土气和烟火气在每个细节里流淌着。有一名观看者这样描述:“这件作品总能让人想起爷爷或外婆的家:沙土院坝上铺满了青石板,刚从外边抱回来的柴火堆积在一旁,准备烧水的爷爷将农具随手搭在树边,树枝撑起的棚屋就是农家的厨房,丰收的玉米挂在屋檐下……质朴与怀旧气息像迷迭香一样飘散开来。”
这正是槐浩要呈现的:还原现实的过程,也是艺术实现的过程。当然,微缩建筑并非百分之百地还原,它更多的是提取和保留一部分关键元素。通过它们,既能清晰反映历史情境,又能反映出时代气质,引发大家的情感共鸣,让传统与现代在材料与材料、场景与场景每一处微小的融合中诗意牵手,无声地诉说着绵长无尽的美与感动。
“爱上微缩场景的复原制作,其实就是一个机缘巧合。”回忆起自己与微缩场景的缘分,槐浩告诉记者,2005年,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他无意间接触这个门类后,便被这方小小的神奇世界深深吸引了。但他满怀好奇查阅大量资料之后才发现,在我国,这个技艺其实已经流传了很久。“在明清之前,我们这门技艺被称为传统烫样塑形,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这一发现极大地触动了槐浩。一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他,从古建筑的制作研究开始做起,便一头扎进了这方微缩的世界里,十年如一日地沉溺于其中,一发而不可收。
“整个世界仿佛都静止了。” 槐浩这样形容他沉浸其中的感受。在他看来,美就是如此简单,美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
10多年来,他不仅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微缩建筑,而且受邀到不同的学校给学生上微缩建筑课,为更多学生打开了一扇独具魅力的美的窗口。他结合教学实际,融合学生对本民族生活背景下自然、历史、社会、文化及传统的认识和理解,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建筑课程体系,形成了包括课程、器材、教具、媒体包、作品等完备的要素,获得全国课程设计一等奖,通过社团选修课受益的学生目前有3000余名。
“制作微缩建筑和微场景,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动手能力,学会发现、学会体验、学会创造,也可以将城市的历史文脉与精神,在寓教于乐的创作中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让其中自然流淌的文化血脉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世界。” 槐浩说,让更多学生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技艺的独特魅力,将其在校园里传承下去,也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做教师成长的“神助攻”:
让非遗在校园里“活起来”
“老师,这群可爱的小鸭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咦!原来是一个个小葫芦……”
“王老师,这件用麦秆做出来的烙画作品太神奇了!我好喜欢!”
在张店区科苑小学的社团课上,这名满眼好奇和充满求知欲的学生是来自英国的小朋友Tomas Eric Worrall。因从妈妈手机上看到王燕发表的麦秆烙画作品并非常喜欢,所以他特意来到了科苑小学,如愿以偿地跟随王燕学起了烙画。目前,这名英国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麦秆烙画和木板烙画作品了。
王燕带领的烙画社团,正是槐浩近年来一直在着力打造的“非遗进校园”中的项目之一。在他的指导下,自2016年9月以来,王燕一直在不间断地探究烙画工艺;从“麦秆烙画”“木板烙画”“宣纸烙画”到“葫芦烙画”,开发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系列“烙画艺术课程”,成立了“烙画艺术工作坊”,在校园里成功开启了一条非遗传承之路。
这条路,也是王燕的专业成长之路。
槐浩深知,要让非遗在校园里“活起来”,师资是关键。“因为老一辈的非遗传承人需口授心传开展教学,所以无法满足中小学生大规模的课程需求和传承。”槐浩说,“只有将他们的力量进行再转化再辐射,比如通过与学校教师结对的方式,一方面弥补其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让他们的技艺在更多年轻教师身上得以传承,继而让更多学生受益,也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
为了帮助每名教师快速而系统地掌握非遗技艺,槐浩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两条腿走路的方式。针对每名教师“量身定制”师傅。如,他联系到了在本地的烙画非遗传承人袁俊平老师与王燕“师徒结对”,并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到校指导,还推荐王燕参加了国培项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
一边学一边教,王燕也遇到了许多材料、工具、题材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对烙画工具,学生们操作起来有困难,怎么办?学生们已经会用烙笔制作基础的作品了,接下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槐浩都会及时与其一一进行研讨,梳理思路,一边做一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类似的一幕幕在全区各中小学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在莲池学校,美术教师李冬梅因为喜欢而申报了瓷板画这一非遗项目。槐浩就想方设法让她参加了景德镇开设的全国瓷板画非遗传承国培班。一个月的沉浸式学习,让这名充满学习热情的美术骨干教师系统接触了瓷板画的绘制、烧制、制版等全过程。“全新的学习,开启了我全新的成长!”李冬梅这样形容道。
在此期间,槐浩经过多方协调,联合张店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区设立了10间非遗工作室,如和平小学的皮影项目、齐悦实验小学的内画项目、齐盛学校的木雕项目、张店三中的篆刻项目、华润小学的剪纸项目、潘南小学的面塑项目……三年来,累计培训师生5000余名。
为了让美术教师的项目研究开花结果,激励每名教师成长,槐浩每年都会组织学科教研组开展“张店区美术非遗工作室开放月”暨非遗主题教研活动。活动分为3个版块:“互相学习促成长”“答疑解惑定方向”“博览众艺开眼界”。槐浩说,其中,他要做的就是为承办活动的学校和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帮助”。
何以“博览众艺”?比如,为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槐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培训思路:打破以往“专家台上讲,教师台下听”的传统培训模式,实施“场景式研修”——走进各类场馆、大学、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对话。
“此刻,非遗文化不再是躺在纸上的解说,而是有了生命,成了会说话的师者。”在博山区陶瓷琉璃艺术中心烧制实验室内,美术教师们亲自动手体验了大炉琉璃吹制,切身感受到了琉璃“浴火而生”的魅力,不禁赞叹连连。
“美术教师素养的提升,不能只靠纸面上干瘪的知识,而是需要回归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自己必须先有个清晰深入的认识。”槐浩认为,“另一方面,是基于美术教师素养的提升。当教师们体验到了‘场景式研修’的魅力,自然就会转变旧观念,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传递给学生,引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新变革。”
围绕“大美育”做足文章
让美成为生命最丰厚的滋养
2022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山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奖名单的公示》,张店区教体局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教育行政部门优秀组织奖。
张店区择优推送27件艺术表演类作品、20件美术作品代表淄博市参加山东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推荐作品全部获奖,获奖率达100%,占全市获奖总数的52%。其中,艺术表演类作品一等奖14项,占全市一等奖获奖总数的67%;艺术作品类一等奖11项,占全市一等奖获奖总数的44%。作品获奖率和优秀率稳居全市第一。
同年,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致敬品牌•献礼二十大”大型展示传播活动,张店区教体系统“大美育”体系建设赫然在列——围绕“教师崇尚美、文化倡导美、课程渗透美、科研探索美、活动习得美、品牌塑造美”六大版块,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成为品牌的一大亮点。
“奖牌和证书,只是我们实施‘大美育’的副产品。”槐浩说,背后更重要的是对美育的理解与定位。
什么是“美”?
在槐浩看来,美绝对不仅仅是你能画出一幅人人赞美的好画。对学生来说,最好的美育就是,他可以通过美术教育成为一个活在美中的人,并且能够用美完善自己的生命。
“当一个孩子学了一段时间美术后,最大的变化不是画画水平提高了,而是妈妈兴冲冲地说:‘你知道吗?那天,他回家看着我家的插线板,皱着眉头说真难看。然后自己一根根地整理好,还装了一个彩色卡纸套住,我觉得真是美极了!’ 美不是一幅好看的画,美不是一个穿戴华贵的人;美就是你投入深情的生活,你乐观自信地绽放着生命之光。”
这是槐浩经常对美术教师们说的话。
身为教研员,槐浩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对于基层学校和教师来说,教研员发挥着重要的专业支撑作用。如何为张店区“大美育”这一在全省叫得响的品牌再添一抹亮色?槐浩认为“文化倡导美”大有可为。他组建的非物质文化教师团队整理资料、出教程、制作器材,建立了美育多媒体资源库,进行区域共享。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校校有项目,人人有专长”的“大美育”景象。
在槐浩看来,这仅仅是一个基础工程。与美术教师们交流时,他经常强调的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术”无关,只与“美”有关。一句话,“大美育”视域下的美术教育,其终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从小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就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筑基。”基于这种认识,槐浩更加确信,“如果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河流里荡起一点美的柔波,我们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
人物名片
槐浩,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曾获评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张店工匠”,研发建筑等30多门课程,作品曾获两项国家专利,微缩场景作品被收录于全国各大博物馆、档案馆。指导的教师多人次获全国校本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