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智慧诞生于实践 充盈着“有心、用心、爱心”的倾情奉献 尊师重道 教书育人 优秀父母的成长之道 翩翩红叶舞霜秋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尊师重道 教书育人

——读《师道——新泰名师风采》所想到的

□ 刘元涛

教师节前一天的傍晚,我得到一本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范福宽老师的著作《师道——新泰名师风采》,顾不上吃饭便开卷捧读起来。我由衷地为书中采访的78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所感动,为他们在三尺讲坛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而骄傲,为莘莘学子能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遇上书中所写的名师而高兴,同时也为范福宽老师能在百忙之中采访名师并结集出版而喜悦。

记得赵朴初先生曾写过一首词《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这首词写尽了人民教师的辛苦、光荣和伟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第一位的永远是传道,传播真理,传播做人的道理。我曾在老家翟镇当过1年民办教师,又在新泰四中做过6年语文教师,后又在新泰市纪委、市政协工作,但至今仍魂牵梦萦的,还是那段短暂的在高中当教师的日子。那是一段多么幸福和快乐的日子呀!虽然辛苦却有收获,虽然清贫却精神充实而富足,虽然身居城外一隅,却为实现“愿以自己的满头白发换来祖国的栋梁成林”的远大梦想而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做教师和在机关工作时,我时常想起我的老师,那些对我的一生影响至深的老师。小学时的马老师,我至今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她是济南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课外活动时为我们读小说《向阳院的故事》,让我从那时起就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翟镇四中的张增泉老师,毛笔字写得非常好,写文章从不打草稿,往往一挥而就,倚马可待。新泰一中的陈先逵老师,我的班主任,对我特别关爱,我几次回一中复课,都是他与赵子馨等老师共同向校长保证。否则,我就永远与大学无缘,也就没有现在了。大学时代的刘增人老师,为我们上课时,只带一个水杯就可以侃侃而谈,如江河流水,引人入胜,他仿佛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化身。他为我们作《从娜拉到林道静》的文学讲座时,数学系、物理系、外语系等专业的同学也纷纷前去听讲,和现在的“网红教授”郑强也有一拼。还有教唐宋文学史的汤贵仁老师,教现代文学史特别是郭沫若、冰心、丁玲专章的魏建老师以及华东师大教我们《红楼梦》研究的邸瑞平老师,教艺术哲学史的安振兴老师……都对我的学习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向老师学习,也许一辈子也超不过老师,但有他们在,就有希望在,就有真理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很幸运,一生中曾经当过老师。有时和一些曾经的学生聊起来,聊起哪名学生在哪里工作,有什么成就,有什么趣事,特别是每到节日都能收到一些学生从远方发来的祝福微信或短信,感到特别幸福和知足。天下还有比这更幸福和更快乐的事吗?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一堂,明天就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每当唱起这首《毕业歌》,作为曾经的学生、曾经的老师的我,就会想起每名教师背负的使命和每名学生肩头的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多名师的指点和教诲。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在此,谨向书中收录的78位名师学习致敬,也向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学习致敬!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