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要“接地气、冒热气”
要做到党的二十大精神润物无声进课堂,应当掌握三个技巧,做到让学生“不难懂”“都爱听”“真得劲”,既确保宣讲报告在内容上言之有物,又确保它在形式上生动活泼,确保学生真正听得懂、喜欢听、有所获,起到“听时入脑进心,听后触动灵魂”的效果。
一是讲授要接地气,让学生觉得“不难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讲授必不可少。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因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照本宣科等因素,所以讲课内容空泛,形式大于内容,以致出现内容“消化差”“吸收难”等问题,进而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真正让学生听得懂、愿意听,需要教师深入解读二十大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将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能感知的具体事“无缝衔接”“俗雅结合”,从讲道理变成讲故事,把“天边事”变成“身边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将身边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让思政课散发出更大的亲和力、感染力。
二是要注重师生多互动,让学生“都爱听”。课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努力在打造高效课堂、魅力课堂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水平、育人实效。在组织课堂讲解时,注重设置教学场景,引入“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的知识竞答、红歌传唱、经典诵读等活动,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追课”,通过“融情于物、寓情于景”的体验式、互动式的课堂模式,打破“思政小课堂”和“时代大课堂”的壁垒,真正让思政课堂“活起来”,进而让学生在感觉思政课“有意思”中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做思政课学习的“乐之者”。
三是全环境育人,让学生学得“真得劲”。思政课是学生的人生信仰课、心理疏导课、成长规划课,承担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重任。教师要在全环境立德树人上做文章,确保思政课的“内外兼修”,使思政课既有“内涵”又有“颜值”。统筹利用社会资源,扩展育人半径,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全环境育人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向心力,统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印证、支撑。全环境育人课堂鲜活,让中小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践中觉得思政课“真得劲”,在提内劲中领悟二十大的新思想,从而达到“知信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