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云渝支教路
——记“枣庄教书育人楷模”、枣庄市实验小学优秀支教教师陈强
“等以后孩子长大了,我一定带他去重庆丰都和云南怒江看看,让他知道那里有很多学生特别喜欢爸爸;让他替爷爷看看,那里的孩子也爱写毛笔字……”日前,回顾自己的两次支教经历,陈强告诉记者,他从来不后悔。
作为枣庄市实验小学的一名书法教师,陈强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更多学生爱上书法,在他们心里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为此,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两次开启为期一年的赴重庆和云南支教之路。
在大山里,做最暖的事
2020年8月,陈强主动请缨到重庆丰都支教。就在他准备赴渝的前一天,年过七旬的父亲被查出已是重病晚期。
去还是不去?就在陈强犹豫之时,善解人意的父亲仿佛看透了陈强的心思:“家里有人照顾,你不用担心我。到了重庆,一定好好干……”
有了父亲的支持,陈强毅然踏上支教路。抵达重庆丰都后,陈强被安排在距离县城有3个小时车程的青龙乡中心小学。这里延绵不断的大山、异于家乡的风俗习惯、落后的教学设施以及新鲜果蔬稀缺的条件,让初来乍到的陈强多少有些不适应。
艰苦的生活条件未能动摇陈强支教的决心。他从“零”开始,克服重重困难,个人出资创建了青龙乡第一间书法教室,让山里的学生有了专用的书法教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强还成立了“青龙书法社”,又自费购买书法用品,还牺牲午休时间,带领学生临摹、仿写……
“青龙乡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都市的繁华,让我能够安心地投入书法教学中。”陈强说,支教虽然只有一年,但他时刻以校为家,带领学生在“一撇一捺”的书写中学会专注,在翰墨丹青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校师生的书写水平迅速得到提升。每当看到学生拿起毛笔时的高兴与专注,陈强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在与学生交流中,他了解到学校里9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比较贫困。于是,每逢周末、假期,陈强都会翻过几座大山,走三四个小时泥泞不堪的山路,为大山深处的10余名特困生送去知识和温暖。同时,他还将支教故事发到朋友圈里,一遍遍打电话寻求爱心人士的帮助,为留守儿童募捐了价值1万余元的物资……
正当陈强专注支教时,家里却传来父亲病危的噩耗。他匆匆辗转50多公里山路,搭上凌晨4点的火车往家赶,但终究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为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情系“彩云之南”,让爱传播
“作为教师,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和力量。”2021年3月,陈强作为全国首批“教育部领航工程”之“于伟利工作室”的成员,告别怀孕7个月的妻子和懵懂的女儿,来到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支教,成为怒江州实验小学的一名书法教师。
为让学生写好规范字,陈强坚持带领学生每天练一个字,并且手把手地示范、指导学生书写。在一遍遍的习字过程中,陈强不忘教给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支教的一年中,陈强每天很早就起床,晚上总要忙到深夜。除做好教学工作,他先后给教师们上示范课、举办讲座60余次,自费3000余元购买书法用具,让3间书法教室的面貌焕然一新。他这种忘我的工作作风感动并鼓舞了全体师生员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陈强还举办了“民族心向党”师生书法展。对此,当地领导和师生交口称赞。
“老师,是您帮助我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平时,很少有人关心我。自从认识了您,我好像多了一个爸爸。”……在支教结束前的一天,陈强在办公室里收拾东西时发现桌上堆满了学生手工制作并写满字的卡片。
返乡那天,陈强本想悄悄地离开学校,但是当他拉着行李箱刚走出宿舍时,却发现教师和学生们眼里噙着泪水,早就等候在校门口。其中,有几名学生紧紧地抱住他,抓住行李箱不肯松手……
他从重庆丰都到云南怒江,可谓“两次支教路,一生云渝情”。今年教师节前夕,陈强被评为“枣庄教书育人楷模”。“虽然支教让我如同一个匆匆过客,但支教的每一天都充满意义。”陈强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点亮边远山区的教育之光,已成为他诗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