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热点问题的探寻与反思
生态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崭新收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刘艳芬教授主编的《生态美学在中国——专家访谈录》(以下简称《访谈录》)为“后疫情时代”日渐焦灼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体现了深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访谈录》是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6ZDA111)子课题“中国现当代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立足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的认知与理解,以“12个生态美学热点问题”为着眼点,通过电话、网络和书面采访“三合一”的方式,对海峡两岸暨香港的24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深入采访。《访谈录》利用专家视角帮助读者理解生态美学理论建构的全过程,同时汇集了诸家之言解读同一问题,并因此形成了多维多向的观点;访谈中还进一步探究了中西方生态美学合理沟通的新路径,并将之与具体的时代和社会现象相结合,不仅体现出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该书是掌握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在中国发生、发展30年的第一手资料,真切传达出诸多专家学者在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研究上的深刻观点和鲜明立场。
除提供多维多向的观点外,《访谈录》还呈现了很多全新的生态美学理论与观点。这种新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该书在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的关系上具有一些新观点。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批评活动之一,具有文本性和一定的超文本性,也更体现出文艺的实践性,生态批评实践对生态美学的理论构建具有双向互动作用。在《访谈录》中,黄逸民教授提到,生态批评理论根植于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是环境危机的产物,一方面用来解决文化与自然环境的深层次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关注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的内在联系,来倡导良好的“自然意识形态”。因其本有的生态阐释策略、本质特性,使其不断延展批评视域,深度阐释人与自然生态、人与环境的有机构成状况,并以此为反馈来摆脱人类当前的发展困境、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因此,生态批评旨在帮助人类获得一种“在家园感”和对其他物种的亲和情感,从而构建一个精神上和物质上共同美好的新世界,达到生态美学中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
其次,该书在构建生态美学中西交流的合理路径上有新观点。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有着相同的产生背景,都是源自人们对自然环境中愈发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李庆本教授在《访谈录》中提到,虽然环境美学建立在主客二元论基础上的人类中心论,而生态美学关注的焦点在于自然,但两者的研究都立足自然这一本源。因此,两者存在学术研究中的交叉点,也具有很多共性,这为两者能够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提供了可能。生态美学在借鉴环境美学某些理论观点的同时可将环境美学的理论逻辑、整体思路等方面作为参照,充分借鉴西方环境美学的已有成果,以此构建中西方美学交流的合理路径。
再者,该书在探究生态伦理规范即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有新观点。鲁枢元教授提出,“知白守黑”是玄德大道、最高境界,老庄哲学中的暗能量与莫顿的“幽暗生态”要求我们注意自然的“他者性”“差异性”“负面性”,并且主张生态美学必须结合生态伦理。在当今社会科技急速发展的前提下,片面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全球变暖、生态危机等社会生态问题,这就需要人们用生态伦理来重新规范审美标准,对待自然要怀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另外,该书在以传统美学思想来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方面有新观点。曾繁仁教授提到,要建设富有中国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之根的生态美学,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就需要深入细读古代文本,汲取、挖掘和发扬古代先贤的传统美学思想。卢政教授指出,道家的“天、地、神、人”并立,儒家的“三才者,天地人”,虽表述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中心,强调自然的核心地位;佛家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更是对自然众生的尊重,用慈悲之心对待芸芸众生。因此,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方面在继承传统审美的同时,也对其有了新的理解和阐释,如围绕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共同促成的“生生”观念,延伸出了“生生之道”来作为宇宙本体和价值本源。这种蕴含中国特色的生态审美,具有潜在的生态智慧及全球性价值,有利于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健康发展。
总之,《访谈录》中展现了24位专家的很多创新观点,它的出版丰富了中国现当代生态美学的研究资料,为中国特色生态美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生态保护以及疫情防控等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