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难忘在芦村支教的日子 作业注重实践性 道法教学更科学 追求精益求精的精彩 从观摩课的角度谈教学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双减”尝试】

作业注重实践性 道法教学更科学

□ 苏建军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往往通过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不仅作业量大,而且单一枯燥,教学效果有限,还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身心负担,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尝试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既降低了重复性作业带给学生的负担,又提升了作业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自主成长。

以活动为抓手,确保实践作业可操作。例如,《我们的班级》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建设、落实值日生职责等。基于此,我设计了一些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内容、外化行为习惯。我还将班级里的管理制度与法律相结合讲给学生听,让他们认识到法律法规建立的重要性,深刻了解法律的约束力和道德的自控力。此外,我还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身践行形成道德品质,提高思想认知。如,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去养老院做公益活动等。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落实德育教学目标,培养高尚品德。

创建新型学风,推进作业优化设置。“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小学教育改革应注重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与学习体验,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乐于探究、互动交流的学风下主动开展自主式学习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机械、单一的以训练、巩固、背诵为目的的作业布置现状,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完成道德与法治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作业布置。例如,讲解《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一课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地球,告诉他们地球是由高山、盆地、丘陵、高原等组成的,不同的地貌地势会使人们养成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各个地方的习俗文化也是不一样的,和我们的实际情况作对比,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

联系学生实际,案例教学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点就理论上而言会略显枯燥与乏味,经常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在“双减”改革的进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观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道法作业时切实关注到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通过布置实践作业,教师可以让案例联系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得知一些该掌握的小常识。例如,在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我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当红演员A吸毒事件”,让学生参与到作业中,可以去网上查阅,或者通过新闻了解。完成作业之后,我让学生先进行自由讨论,而后共同探讨演员吸毒在其中所违背的是哪一条法律、针对的是哪一块知识点。此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引导学生从表象看到本质,一点点对热点事件进行抽丝剥茧,提升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创设问题要思考,以疑启思很重要。学习来源于生活,就应该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中去体验学习内容情景,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在启发中推动以疑启思,从而不停地探索和思考,增强学习动力。例如,教授《学会宽容》一课时,我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回想:“我们平时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有哪些你认为需要双方换位思考的事件,我们在生活中又是如何解决的?具体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行动呢?这些又是如何表现的?”通过这些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的事,让学生更好地去完成实践作业,学习效果自然非常好,宽容、包容也自此在学生们心中扎下根。(作者单位:广饶县同和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