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难忘在芦村支教的日子 作业注重实践性 道法教学更科学 追求精益求精的精彩 从观摩课的角度谈教学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成长在线】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教科研引领我成长

□ 王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由一个稚嫩的教育“新兵”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教育骨干。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捡起一朵朵欣喜的浪花,在此与大家交流心得,共享科研感悟。

在互助中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大家皆知的名言,但实践起来却很难。刚踏上三尺讲台时,我特别羡慕同学科的教学能手们。每次备课,我总喜欢模仿他们的课堂教学方法,但上课时却总是上不出那种味道。教学设计不能说不合理,教学流程不能说进行得不流利,但给人的感觉总是缺少厚度。因此,我反思着、惆怅着,每天都在迷迷茫茫和忙忙碌碌中度过。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好各种新教师汇报课。于是,在同年级组教师们的帮助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反复设计教学环节,一节课的教案要写上两三遍甚至三四遍。等教案基本定下来,我就在家里演练上课的场景,并在教研组内进行多轮试教,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一遍遍修改教案、一次次磨课,直至自己满意为止。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不仅获得了前进的动力,而且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中提高。领导、同事时常提醒我:“优秀教师的成才之路都是用书籍铺筑起来的。”因此,我坚持从烦琐的教学事务中摆脱出来,挤出时间读书,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我知道自己没有整块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就利用那些细碎的时间。无论在哪里,我随身携带的包里都放着几本教育书刊,如《教育学》《心理学》《怎样做一名优秀的老师》等。遇到新鲜独到的言论,我必定用笔圈画下来,默默地念记,有时有感想,就随手写在读书笔记本上。闲暇时随便翻翻《读者》《教师博览》等杂志,每逢读到哲理性文章,我都会不自觉地将它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似乎自己长了另一只眼睛,能够变换视角,“另眼”看教育,有新的发现,获得新的启示。

在反思中提升。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因此,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善于在反思中小结与调整,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每个教案后边都要附上教后小记或教学反思。一开始,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写反思让我煞费苦心。开学初,每课只能写一两句教学反思;后来渐渐地成为一种习惯,许多不成篇章的教学点滴成为我备好课、上好课、提升专业水平的宝藏。

在教育写作中成长。钱锺书称自己的文章是写在人生边上的随想,我的科研小心得就是多写一些教育随笔。教科研不是冷冰冰的理论文字,而是充满教育新理念与思想、充满教育激情与热情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活场景。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其实是写在教育生涯中的随想叙事,绝对不是游离于教育之外的,从九天之高处俯视的象牙塔中的空洞又抽象的教育说教。从纷繁的教育现象中反思,我们可以一步步地领会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海生涯。像苏霍姆林斯基式的随想漫录,像陶行知式的思想片言,就是他们教育实践与思考的硕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蹒跚走上教科研之路,我用脚踏实地的精神,以“跬步、小流”的执着,积累着一点一滴的经验。我从小小的教育随笔、小小的教育科研做起,日积月累下来,竟然发现自己也成就了“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

蛹的成长,需要在黑暗的壳子里积蓄力量,默默坚忍,痛苦裂变,最后才能突破自我,羽化成蝶,翩然而飞。人亦然,一路走来,有苦有乐,有花有果。当沉睡的潜能被一一唤醒,当美好的种子在希望的原野上播种, 当师爱的雨露洒过荒丘, 当教学的蓓蕾绽放枝头,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迎来硕果累累的金秋。这是我——一名普通一线教师坚持不懈的永恒追求,愿与教师们共勉。

(作者单位:武城县第四中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