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
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这场飓风吹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能做什么呢?提起生物教学,人们眼前浮现的大多是实验室里的仪器、教科书上的名词、表格中的数据和试卷上的问答。是的,纵观目前的生物教学,功利性的教学和灌输型的教师可谓比比皆是。但是,作为“人师”,我们更应该去关注那些生物知识以外的,比如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对世界的敬畏等。于是,我精心挖掘3年疫情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教给学生们这些知识以外的东西。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然、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并创造了各种生物物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开展,这是人类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疫情是一场灾难,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自然、审视生命、塑造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绝佳素材。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话同样适用于对学生的思政启迪:“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孔子也以“钓而不网,弋不射宿”表达了最朴素的自然观。任何生命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是自然生命群体中的一部分;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开展社会活动,是对自然和生命的基本尊重。同时,抗疫行动也告诉每个人:“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从自我做起,不聚集、学会健康生活,是敬畏和尊重的最基本表达。
教会学生忠于信仰,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自豪感。当代中学生是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造就了强健的体魄,肌体的营养充足之余,理想信念的培养就成为精神上的“补钙”。理想信念如果不坚定,精神上当然就会“缺钙”,成为精神世界的“畸形儿”。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始终忠于最初的信仰,守护内心深处的理想,以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丰盈人生,在以后的人生实践中报效祖国。3年疫情中,中国政府彻底全面的防疫措施、全民众志成城的抗疫行为、对世界各国无私的抗疫援助、强大的经济后盾及科技保障,无一不彰显了中国力量和大国担当。当代中学生应当从中提取出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强的民族自信,并增进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而丰实的印证力量。
深入挖掘,多方扩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增强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疫情暴发后,关于病毒、关于抗疫的海量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广泛传播着。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成为民众及时了解疫情动态的主要渠道,推动了全球抗疫的信息分享与经验传播。正是新冠疫情的迅速蔓延,让全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国际社会已成为互相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尽管世界各国间存有政治观念上的诸多分歧,为了一己私利、一国私利而损害他人、他国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在涉及全人类生命安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各国紧密协调合作、互通信息、寻求有效的全球化治理手段,才是解决这一世界性问题的最好途径。因此,我们要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抗疫这篇大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和剖析这次疫情,正确科学地甄别网络信息,不断加深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中国在这场抗疫中彰显的国家实力和大国担当。这是厚植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肥沃土壤。
百年未遇的超级大流行疾病和百年未有的国际格局大动荡相互叠加,对世界产生了剧烈影响。让这次疫情成为一部厚重鲜活的“教科书”,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病毒是什么,而且应该从抗疫中挖掘教育价值,教会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每个逆行者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全世界温暖抗疫的大爱。对此,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