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享受成就彼此的快乐
——《快乐的意义——虞大明快乐教育经典语文课堂18例》荐评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见证了虞大明老师一路走来的快乐教育。作为全国小学语文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的翘楚,他坚信,语文课程改革要成功,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基础就在好的课堂。《快乐的意义——虞大明快乐教育经典语文课堂18例》的出版就是明证。
书中详尽诠释了他对快乐教育的理想描绘、理性分析。他认为:“真正有成效的‘快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策略。以‘快乐’为目的的教育,其最主要的作为和价值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创造欲、自信心以及帮助孩子构建快乐成长的美好愿景。快乐,应当是学习的真谛、人生的真谛。”
语文课改20多年,他坚持快乐教育的课堂创新探索,步履不停。他倡导课堂快乐,践行快乐教育,一心要让师生享受课堂,成就彼此的快乐。2022年,新课标颁布。课堂如何立足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生学语文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想:学生最需要的是属于他们童年内心的学习快乐,而不只是考试分数。如同虞大明所说:“把快乐还给孩子们。”我们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快乐中,慢慢做到“心柔软”“脑聪慧”“眼明亮”“听得清”“读得美”“表达真”。
虞大明的快乐教育始终追寻时代的脚步,是务实、动态和智慧的。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他深知语文是人的语文,与人的生活、心灵密不可分,课堂中减去机械训练、单纯应试之余,充盈的当是儿童本应拥有的快乐。书中精心呈现的课例均是他践行快乐教育智慧的经典。《麦哨》《“诺曼底号”遇难记》《祖父的园子》《景阳冈》《刷子李》《狼牙山五壮士》《在柏林》《匆匆》《牛郎织女》等18个经典课例,我都认真学习、反复研读过,有的还写过点评。
我钦佩虞大明对教材钻研的深度和独特角度,欣赏他设计鲜明的个性和神奇的张力。他悟透了教材背后的内涵,总能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找到快乐的因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快乐有很多种,快乐教育背后深刻而多元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我很喜欢书中“快乐密码”这一部分,虞大明用精准扼要的语言,对每个课例背后的快乐教育理念进行品悟。在《麦哨》《桂花雨》中,孩子们吹麦哨、摇桂花的快乐自不用说,虞大明还和学生在互动的语用活动中尽情享受着语言和精神成长的快乐。在《跳水》一课中,虞大明与学生碰撞议论,在寻找船长对桅杆上摇摇欲坠的孩子“跳水”命令的缘由中,品尝思辨与逻辑推导的别样乐趣。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中,虞大明说得中肯深刻:“读此类具有悲情色彩的震撼灵魂的文章,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角色对话,与心灵对话,从而经历一场灵魂的洗礼,何尝不是一种‘快乐’?悲情色彩的文章,不必用眼泪去读,但须打开心门用心灵去读。打开心门,灵魂就进来了,心就‘皱’了,这就够了。”这种苦思冥想后的顿悟,必然也会作为一种快乐铭刻在学生心中。这种快乐是更有价值、更为深刻的。
虞大明快乐教育的主张和成就,与他对生活、对儿童的爱和坚持探索实践的韧性是分不开的。在他心中,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便是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长。阅读此书,相信你不仅可以收藏虞大明经典“教学设计”供不时之需,而且能解码其课堂实录的教学智慧与教育主张。更重要的是,他的快乐教育的人生追求能激活你的智慧,点燃创新的火花,形成自己的教学好课堂。愿我们和虞大明一起,携起学生的手,与学生彼此成就,共享快乐幸福的教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