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职教服务品牌 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健全县域人才培养体系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潍坊职业学院 职业农民学院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战略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打好“五张牌”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成长性品牌

第5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5
【实 践 与 创 新】

潍坊职业学院 职业农民学院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战略

本报讯 潍坊职业学院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立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培训各类高素质农民5万余人,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健全组织架构,理顺运行机制,打造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品牌。成立潍坊职业农民学院理事会,形成了“政府主导、学院主体、社会参与、协作共育”的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训机制。制定了《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培训费管理办法》《潍坊职业农民学院章程》《潍坊职业农民学院院务委员会议事规则》《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培训费管理办法》和《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培训管理实施细责》等有关文件,规范、完善农民培训活动。

构建“三三三”模式,统筹教育资源,打造全域化培训体系。创新实施“三级办学”体制,实施“学院——分院——教学点”三级办学体制。截至2022年底,共设立14所分院、40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市、资源统筹、上下联动”的办学格局。打造“高中特”三支培训师资队伍。一是组建由国内知名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资源库。聘请专家、教授为学员和培训教师开办讲座、论坛,开展策划咨询、现场授课与精准技术指导。二是组建以潍坊职业学院专业教师为主,其他涉农院所专家教授为补充的院校专家资源库。三是组建“土专家”“田秀才”特色乡土师资库。现有客座教师(专家、教授)300余名,既有高层次专家教授,又有“土专家”“田秀才”,专业覆盖面广。创新运用职业农民培训“三个课堂”。一是“固定课堂”,坚持“以本土为源、以实用为基”课程构建原则,整合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传授技术和经验。二是“田间课堂”,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实地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难题。三是“空中课堂”,线上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

紧扣新型职业,培养农业经理人,打造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成立全国高职院校首家农业经理人学院,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经财务管理等为专业方向,实行三年制普通学历教育,着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业领军人才。实施“学——带——创”人才培养模式,首年以“学”为主线,校内理论学习与产业园区实操相结合;次年以“带”为重点,师带生或特长生带普通生,参与产业项目实践;第三年以“创”为方向,学生自选项目,创办个人经营实体,以合作企业子公司的形式布点拓展,在产业实践中成长成才。

“双融”模式助力,培育农民企业家,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建立了服务乡村振兴“融智+融资”模式,“融智”主要在农业经理人培育、农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农业创新创业、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美丽乡村建设、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旅游与民宿建设等方面开展培训,为农民创业提供智力支持。“融资”是与潍坊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等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针对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学员推出贷款新产品免担保“新农贷”,最高贷款额度500万元;同时推出“惠农产权贷”“非遗传承贷”两款专属产品,为参加培训的种养大户等人员授信,解决生产经营资金问题,助力农民创业发展。(鞠发营 李海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