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之学后反思
礼轩小学大单元教学为师生搭建起支撑性的反思支架。每一课时结束后,师生都要反思,通过反思形成对某一观念、某一任务或某一问题的深度理解,从而实现从碎片化学习转向深度学习、转向建立宏观概念。什么是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学习经历,对自身学习行为、学习心理进行梳理、诊断、总结,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验通过学习有没有达到当初设立的目标,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寻求补救策略,提升自身能力的行为和过程。学后反思是通往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学后反思促目标达成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前进方向和最终到达的目的地。学后反思即对学习目标达成的反思,也就是反思“学会了什么”,是对课堂学到的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的反思。好的学后反思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归纳和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学后反思形式多样,可以用文字、思维导图、视频形式等记录。
以美术学科为例,学习了二年级《色彩扮靓我童年》这一单元的技法后,学生在家边练习边反思,并且通过视频记录的方式回顾整个课堂捆扎、染色的过程。学生在整个反思过程中既有技法操作步骤的讲解又有演示,相当于回顾了课堂内容。在回顾中,学生很快找出自己操作的问题所在,并强化了对捆扎、染色掌握的程度。学生知道了自己要到哪里去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现在在哪里,离目标还有多远。这种反思让技法操作更加扎实熟练,并为后续构思、创作打下了基础。
二、学后反思促素养落地
美术课堂能否促进学生成长,关键在于美术素养能否落地。学后反思搭建起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点、兴趣点之间的桥梁,拓展与延伸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艺术创作的灵感火花。
如在六年级美术《雕琢记忆筑梦礼轩》大单元教学技法小单元中,学生郑博文经过反思写道:“我的文创是一把三角尺,上面是学校的大门。每当拿起这把尺子时,我就会想起我们的校园。同时,大门上方的‘人生在勤,志达天下’也时刻提醒我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之所以设计这个作品,是因为我想将学校对同学们的期望寄托在这把尺子上。我希望能将把这把尺子带入初中、高中、大学,让自己永远记得礼轩小学。”郑博文等5名学生的作品还作为学校的文创产品进行研发制作。整个过程,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完善元素提取组合、技法操作,让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橡皮章雕刻练习,真正融入了自己的设计和情感,让核心素养通过任务落地、生根、发芽。
三、学后反思促情感生成
学生通过参与大单元学习中的各项任务和活动真实实践并参与其中,有了很多收获和触动,学后反思就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礼轩小学五年级(4)班学生孙熙栋在《我是国宝守护人》大单元创作和展出过程中感受颇深。他写道:“通过作品的展出,我产生了想深入了解它们的想法。同时,我也明白了学校煞费苦心办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赏析文物独特造型和精美纹样的同时,感悟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给了大家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在反思中对作品创作、展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雕琢记忆筑梦礼轩》的学后反思交流中,学生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学校的情感寄托。一件件带着学校印记的雕刻作品,从元素的搜集到构思、创作,学生们挖掘了学校很多值得记忆的人、物、景,加深了他们对学校的认识,爱校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作品就不单单是一次美术作业,而成为学生情感寄托的载体。由此可见,大单元教学的学后反思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开启了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的智慧双眼,也温润了学生的心灵,以艺启智、以艺抒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四、学后反思促问题解决
大单元教学变传统、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为开放式、参与式、探究式,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开放、能动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后反思更加准确、更具针对性。比如二年级《色彩扮靓我童年》单元,尽管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反思写得还比较稚嫩,但通过感知体验,问题找得非常准确。因为学生在反思中写道“在染色时发现捆扎紧不紧会直接影响染色效果”,所以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专门练习捆扎,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低年级学生还会通过小纸条来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困惑,并及时分享给教师,向其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反思为自己鼓劲加油。
学生还会反思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和经验,每次的经验交流都能直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带来的自信。在《色彩扮靓我童年》单元学习中,学生在分享交流中不断总结捆扎、染色的技法和呈现效果的比较,使色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解决,从而最终在创作阶段,学生展出的作品不论造型、色彩都能使师生满意。
通过反思、交流、讲解,学生能更主动地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教师能更充分地挖掘出隐藏在表象后面的深层次问题,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学后反思交流中,师生平等对话更有利于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五、学后反思促深度学习
学后反思使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通过整理、归类、组合,形成新的结构化知识体系的载体,使新旧知识的结合更加紧密,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思维更具广度和深度。《色彩扮靓我童年》单元学后反思交流时,学生们除了把染色技法应用到服饰装扮中,还把自己的作品应用到生活的装扮中,前期制作的染色手绢不再局限于展示在墙上,还装饰在了包上、家里、教室里等,拓展了学习的宽度,实现了对所学知识的深度加工,并在反思中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在学习《雕琢记忆筑梦礼轩》单元中的“欣赏”小单元,学生回顾《秦始皇兵马俑》的欣赏报告,激活已有信息,通过感知、分析、理解、评价,在原有欣赏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在这样的反思、交流中,本身枯燥的欣赏课变得兴趣盎然,使学生们畅所欲言。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总之,学后反思是二次学习,是深度学习,更是一种重要的素养。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情境,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让反思助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