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班级管理要张弛有度 构筑家园“立交桥”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共情 立足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图片新闻 家校共育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线上家访为家长解疑释惑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立足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 张洪力

对少年儿童而言,在小时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处于优势。当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要依靠教师,还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站在家校合作的角度去审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这个问题。

坚持适时原则,提升家长会的有效性。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直接交互的方式之一。教师要坚持适时性原则,保证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召开家长会。笔者尝试着改变以往一个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的传统做法,增加了家长会的频率。这样做能够更好地研判学情,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比如,在期末召开的家长会上,一名家长告诉我:“孩子做作业的意识淡薄,总是要拖到最后一刻;时间规划意识比较差,不喜欢制订计划。”我向校委会和家委会反映了这个问题。随后,家校联合召开研讨会,并检查了学生的作业本,了解他们对待作业的态度等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完成作业。

坚持灵活性原则,保证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行为轨迹。做好这件事,仅仅依靠教师是不行的,还需要切实发挥家长的效能,加强家校合作。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坚持灵活性原则,增加家校交流的频率,保证家校合作常态化运行。比如,我校创设了“AB联系卡”制度,把A卡交给教师,教师记录学生的行为习惯并进行评价,生成对应的评价结果;把B卡交给家长,家长可以坚持客观性原则,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反馈给教师。接着,定期实现A卡和B 卡的交换。家校双方结合反馈情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判。这样做能促使家校联系卡发挥最大的效能。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家校之间做到“半月谈”。每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诉求不同,学习习惯也有偏差,因此在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引导,以确保实际的教育活动朝着更加有针对性的方向进展。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每半个月与家长进行一次交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科学评价、理性研判。比如,笔者调研了学生的近期行为习惯,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就将这些学生的家长召集起来,针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在活动中,很多家长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讲述了自己的看法。然后,笔者根据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方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编印操作性强的《家长报》。该报是一个良好的交互平台,由教师担任编辑,家长担任作者。在家校交流时,教师可以鼓励家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撰写一些稿件,并刊登在《家长报》上。它有两个好处:一是把家长的好做法分享给其他家长,供大家学习、借鉴;二是介绍家长走过的弯路,提醒大家不要重蹈覆辙。当然,教师还可以选编一些家教类的好文章,推荐给广大家长,使他们在漫长的育子道路上拥有充足的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滕州市东沙河街道六合学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