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引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没有什么是比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更有效的。
很多父母以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实那只能算陪着。一些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看电视,根本没有精力去和孩子相处,更谈不上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这是一种低质量的陪伴。父母只有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入微地观察,才可以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孩子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这种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陪伴是愉快而和谐的双向沟通,能引领孩子变得更自信、更独立、更有力量,让孩子有内在积极的兴趣,快乐成长。
高质量陪伴要做到“四心”——耐心、真心、用心、贴心,把注意力真正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进行高质量的“四阶”陪伴。
一、陪伴第一阶:耐心陪伴——把脾气调到“手动挡”
还记得我们看到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吗?那种为人父母的激动、兴奋、喜悦之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打怪升级”的过程。看着乖巧可爱的孩子开始调皮捣蛋,甚至蛮不讲理时,内心总有一股无名火要爆发出来。对着孩子发了一通脾气后,很多父母也会向孩子检讨“妈妈都是为了你好,以后再也不训你了”“打你是爸爸不对,以后只要你听话,爸爸再也不打你了”……但是下一次,孩子犯错误时,上面的场景又会重演,甚至变本加厉。
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悲剧频频发生。而且,父母的情绪不稳定,会让孩子的思维紊乱,甚至产生错误的观点——爱的表达方式就是挑剔和指责,把发泄式责骂与爱和关怀等同起来。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就会出现偏差,在之后模仿复制父母的行为,“继承”这种行为,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爱人、孩子。
所以,要实施高质量陪伴,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回家之前把自己工作中的烦恼清空,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一不小心把“手动挡”变成“自动挡”,动不动就脾气爆发,一发而不可收。
二、陪伴第二阶:真心陪伴——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有一首诗歌,名叫《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诗歌中的“我”就是很多现实中的父母,而蜗牛就是我们的孩子,教育孩子如同牵着一只蜗牛散步,只有真心接纳孩子、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并且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好的未来。
我们好多家长,似乎走上了一条陪伴孩子的岔路——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甚至是完美的,所以不能接纳包容孩子的一丁点儿错误。正确的做法是,不管孩子是否有天赋,父母都应给予孩子真心的尊重和接纳,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如果家长拔苗助长,甚至过多批评指责,都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给予包容,真心地对待孩子,然后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不完美,就会发现孩子正不知不觉地向我们展示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这样,我们的陪伴才有意义。
三、陪伴第三阶:用心陪伴——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本身就是一张白纸,充满了无限的美好和可能,父母的性格、“三观”以及对孩子的教育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绘画天才达•芬奇是个私生子,童年时期,他跟继母、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对他冷漠以待,继母自然也不善待他。达•芬奇几乎是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长大的,感受不到亲情和爱,所以他内心缺乏安全感,对家庭排斥,对女性反感,终其一生都没有结婚生子。可他渴望母爱,借绘画来抒发情感,因此画中有很多美丽端庄的女性形象也就是母亲的化身。由此可见,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轨迹。身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温暖的家庭、良好的教育。
夫妻之间应该是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父母间的争吵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把孩子卷入痛苦和恐惧中。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概率高达32%,比离异家庭的概率还要高出两个百分点。所以为了孩子,父母之间存在矛盾,也应该平和地解决;即便不能做到心平气和,也应该避着孩子,而不是当面争吵。
在家庭中,父母要尽量营造家庭仪式感,比如孩子出门前给予一个爱的拥抱,睡前道一声“晚安”,生日时布置一下房间,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给予孩子一句鼓励等。总之,给孩子什么样的仪式感,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幸福感、价值感。
陪伴孩子,父母都不能缺席。 很多父亲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陪伴的责任。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专业研究发现,有父亲陪伴成长的孩子智商高,有安全感、信任感,学习成绩会更好,走上社会后更容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所以笔者呼吁父亲们,留出时间,真心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一起做游戏、学习,让孩子的童年更快乐、幸福。
四、陪伴第四阶:贴心陪伴——做孩子心灵的摆渡人
父母的陪伴,要建立在读懂孩子的基础上。父母可以做很多策略性的陪伴,比如陪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做游戏、一起听音乐、看电影,等等,但背后的理念是——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父母陪伴孩子要贴心,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要用语言和肢体跟孩子交流,要有爱的投入。当孩子发泄情绪时,不要总是气急败坏地说:“你又怎么了?你又无理取闹!”应该先贴心地询问孩子:“你是不是不舒服?你为什么会伤心难过呢?”得到答复之后,先跟孩子共情,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然后一起去面对、解决问题。
的确,陪伴本身很重要,而高质量的陪伴更重要。高质量陪伴过程中,家长的耐心、真心、用心、贴心等正面情绪能被孩子感知到、学习到,从而引领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爱人、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