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来的第一
有人问居里夫人:“你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力,尤其是自信心。”自信心如同能力的催化剂,能够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个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
几年前,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上,我所带的初二(6)班面对众多初三班级,经过努力拼搏,在全校近30个班级中取得了总分第三名的成绩。大家奋力拼搏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王娇娇跳高取得第一名的那一刻。
王娇娇是一名性格内向的女生,但总是积极参与班里的各项活动。在上一年的校运动会上,当时还读初一的她就在跳高比赛中取得了第五名。这次运动会上,她又报名参加了跳高比赛。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跳高场地上的30多名学生只剩下进入决赛的6名了。此时,王娇娇位列第四。随着高度的一点点增加,最后仅剩下王娇娇和其他两名学生了。此时,她的成绩上升到第三。又经过几轮角逐后,前面的两名学生发挥得不好,相继出局,只剩王娇娇还有机会冲击更好的名次。此时的第一、第二分别比王娇娇高2厘米、1厘米。
“第三名就不错了!我们不再增加高度了吧?”我试探着问她。
“再试一试,争取第二吧!”她不太自信,但又不甘心地说。
“其实,你距第一名只有2厘米,还不如挑战第一名。”
“第一名是初三的同学,去年就是第一。我肯定比不过她!”她摇了摇头。
“那就拼一下,争取第二名吧!”我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还是觉得她应该能行。从她刚才的助跑以及起跳的动作来看,她完全具备第一名的实力。
“你在这里准备一下,我去让裁判老师提一下高度。”我走到裁判那里,低声告诉他提高3厘米。由于我的声音很低,因此没有引起王娇娇的注意。
“来吧!你一定能拿下第二名。”我鼓励她。
“我一定会尽力的。”她说。
第一次跳高由于腿部动作没掌握好,她没能成功。我说了一下注意事项,让她略作休息后进行了第二跳,但仍没成功。她一脸沮丧,显然丧失了信心。
“别急,你还有一次机会。很多著名运动员都是最后一次成功的。沉住气,你肯定行!”我赶紧鼓励她。在休息时,我尽可能让她放松心情,增强信心。
助跑,起跳……太好了,一切都很顺利。她兴奋极了,跳了起来。
“老师,我得第二名了!”她说。“不,你是第一名。去看一下高度就知道了!”我说。她恍然大悟:“老师,你‘骗’了我!”“是啊!如果我告诉你真实高度,你还能成功吗?”我问。“肯定跳不过去。我根本不敢去争第一。老师,谢谢你!”她答。
就这样,我为王娇娇“骗”了个第一名。
其实,很多时候,成功离我们仅一步之遥。我们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差,而是因为我们缺乏那种“我行,我肯定行”的自信。学生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相信自己有能力斩获成功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