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创刊三十年7 有你相伴,人生更精彩 著名诗人桑恒昌题词 国画 诗语情怀 最美的相遇 缘定《山东教育报》 清正报风拂面来

第7版:创刊三十年7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创刊三十年7
07
【相伴岁月】

清正报风拂面来

□ 李良荣

我是一名年逾七旬的“小老头”。有幸结缘《山东教育报》,常年读报,每期必读,越读越爱读,倍觉韵味长,将其当成滋养人生的良师益友。

之所以真心喜欢这份山东省优秀报纸,源于挥之不去的教育情结。自从提着妈妈手缝的小布兜,迈进土屋子教室,在石板上一撇一捺地写“人”字那天起,我就感受到了教书先生的尊严,萌发了对教育事业的崇敬之心。1965年,我考入荣成二中,靠每月两元助学金和舅父母的资助读完高中,深深打下了“人民教育为人民”的时代烙印。刚刚毕业,走上联中讲台,与同龄学生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共享青春阳光。不久,参军入伍,在那座营盘度过27年青春岁月,履行政治教育职责。转业到地方后,从事中共党史研究工作,著书立说,资政育人,与教育工作结下一辈子的缘分。

有一年,我来到潍坊市奎文区教育局,第一次见到《山东教育报》,从一版看到八版,一看就爱不释手了,便记下了电子邮箱。从此,打开了与《山东教育报》进行“心灵对话”的窗口。《55年前的完小班主任》 是我向《山东教育报》投稿的开篇之作。多年来,我始终想念50多年没见面的完小班主任姜玉珍老师。2018年,与远在上海的姜老师通话七八次,每次通话后,我都详细记录梳理,最后落笔成文。本想给姜老师带来一份久违的惊喜,行文之初没有告知。2018年11月26日,“杏坛”版刊发该文后,我第一时间拨通姜老师的电话,想给老师报喜。接电话的却是她从美国赶回来的儿子。他呜咽着说道:“我妈走了,在天之灵有知,她看到这篇文章,该会多高兴啊!”一听这话,我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首次投稿,激发了我用笔写我心的创作灵感。2019年4月8日,“杏坛”版登载《尘封的“蝈子笼”教室》,追忆近半个世纪前,我在于家庄任教的往事。50名学生挤在一起,坐在小马扎上听讲,趴在膝盖上做笔记。作为唯恐误人子弟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消除“读书无用论”影响,激发学生立志报国、发奋读书的动力。所教班级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我还在公社教师大会上“露了脸”。不久,《那盏煤油灯》《春雪中的蜡梅》,先后变成“杏坛”版的铅字。这两年,“杏坛”版锐意创新,清新文风,拂面而来。一篇篇散文,一首首新诗,一幅幅美图,有滋有味,养眼走心。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抗击疫情战役中,作为全国“教育大省”的主流媒体,《山东教育报》闻令而动,深入一线,采编正能量、有温度、接地气的精品力作,为教书育人的殿堂送来一片阳光。

每年,我回荣成老家长达4个月,陪伴九旬老妈安度特殊时期。古稀之人坐在母亲身边,听老人唠叨“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品咂时常挂在她嘴边的金句口头语:“哪朝哪代也赶不上现在社会好”,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母亲休息时,我打开手机,一笔一画地记下老人的“口述史”,一字一句写下陪伴老人的随感录。编辑老师善待老同志的“学生作业”,精心斧正拙文,2020年6月8日刊发《赤脚挑鱼汤》,2022年10月10日刊发《在惜别的时光里》,2023年4月17日刊发《金红的麦香兰》,让“草根作者”稿件荣登大雅之堂。

结缘《山东教育报》,清风拂面韵味长。近年来,作为省教育厅统领教育事业的喉舌,《山东教育报》全力奏响教书育人主旋律,用心展现走在前列的新亮点,装点齐鲁大地守正创新的满园春色,恪守“读者至上、质量第一”的职业道德,保持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一方净土,让读者看到了编辑老师不为铜臭所诱、不为关系所惑的金子般的心。

三十而立,春华秋实。拥有 “天地君亲师”厚重底蕴的齐鲁儿女做靠山,这份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优秀报纸,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强,打心眼儿里喜欢《山东教育报》的读者定会越来越多。(作者为潍坊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调研员,退休干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