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探寻学校精神标识开发有灵魂有诗意的“葵文化”课程 临朐县弥水学校: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成长 图片新闻 直面师生开讲:校长应不断锤炼提升的专业能力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课程育人】

探寻学校精神标识开发有灵魂有诗意的“葵文化”课程

□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林秀芳

2005年,为解决柴峰小区、阮家寺、万家疃生活区居民子女的入学难问题,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筹建了一所占地60亩、可容纳60个班的小学,落实了威海市政府当年重点民生工程柴峰小区设置配套小学的初心,取名“柴峰小学”。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学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生源也由原来安居工程小区的打工子弟、小商户子女扩大到哈工大职工、职业学院职工、医护工作者等家庭子女,社区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2011年,学校更名为“高区实验小学”,开启了“文化立校”的办学之路。

一、探寻学校精神标识 建构“葵文化”育人理念体系

以怎样的文化带领师生走向人生大道?这是学校在主题文化确立前的追问,也是学校探寻精神标识的首问。经过反复研讨论证,我们选定了“葵”。原因有三:其一,葵花是极为普通的常见花,荒坡路边、墙里墙外皆能茁壮成长,脆弱的茎秆托着硕大的花盘,亭亭玉立。其二,葵花又是极不普通之花,它持之以恒地向着太阳;它单株虽不起眼,但成片时却灿烂无比;它盛开时积极向上,成熟后却谦虚低头。其三,葵花能让师生从普通中感受极其积极的不普通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于是,我们自下而上开展“识葵、思葵、用葵”活动,提炼形成“扎根沃土、心向阳光、簇锦成团” 三大核心价值观,构建了由师生培养目标、阡陌管理文化、向阳行为文化、向阳花课程文化、天天向上的形象文化等构成的文化体系。2014年,学校被确定为威海市首批特色学校后,我们继续深挖文化内涵,丰盈完善“习惯修身、经典养心、特长怡神、科学助力、劳动立本”作为学生培养目标,正言正行,以良好习惯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奠定成功人生的基础;扎根文化沃土,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奠定高雅人生的基础;拥有一技之长,以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与时代呼应,奠定智慧人生的基础;借劳动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人生质朴本性,使“葵文化”育人理念体系不断丰满,为理念与课程的链接奠定了文化基础。

二、贯通古今文化桥梁 开发有诗意的“葵文化”课程

找到了属于学校的精神标识,就找到了学校发展的钥匙,找到了学校课程体系架构的思路——以“向阳花课程”为名,以“亭亭玉立、时时向阳、颗颗有仁”为关键词,以学生培养目标为葵心,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为蕊,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延展生成特色课程花瓣,形成独特的“葵文化”课程体系。

其中,语文、道德与法治、英语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人文底蕴与担当”的重要学科,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学科或延展开发特色课程,进行葵园语言实践、人文精神熏陶、德育体验活动的重要载体;音乐、美术则是以体验葵花之美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素养,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校园美化融合,成为引导学生体验和创造生活中“美”的重要载体;体育与健康及其延展开发的中医药文化实践、向阳花种植与养生等课程指向“健康生活”;葵花从种植到生长的过程、包含的数字与形状,也会为数学、科学、综合实践、劳动等课程提供丰富的益智、诗意课程资源;记录种植葵花、葵花生长等微电影制作课程也为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与家国责任”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课程资源。每门课程皆重视国家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的关联,关注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元素的融合,“继承传统精华、吸纳时代精髓”的思路在课程花瓣的彼此相簇、环环相聚中形成“传统——现代”有机融合的课程格局。系列特色课程包括:

向阳课程大思政。选取核心价值观中“扎根、向阳”两个关键词,确立“葵心向党”思政方向,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思路,按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学科+”为方式的国家课程与传统文化经典和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课程及校内外德育活动三条路径进行。比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身体力行》《弟子规》与课堂习惯评价融合,红色影片赏评与课程融合,传统文化与思政融合,以及“孝俭信”专题践行活动等,形成链接学科课堂、校园生活、家校生活,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程浸润的“三融三全”向阳课程大思政。

“小楹联,大诗教”课程。根据楹联小、易、有趣、实践性强及生活资源丰富等特点,以体验式游戏活动,“低起点、小台阶”开发小楹联写作专题课程,并延伸至诗词阅读写作。在此基础上,将小楹联写作与语文学科及实践活动融合,以写促读促思促行,形成以文化人的“大诗教”课程。其中,楹联专题创作课和国学经典积累课,课时分别以其与地方课、道德与法治课整合的课时为主,分别命名为“楹联课”“德礼课”,前者两周一节,后者每周一节。

中医养生课程。该课程是体育健康的重要内容。遵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教育理念,通过练养生操,泡养生茶,校内中草药种、观、收、用、讲、制等实践,去校外基地研学,社区家庭“小手拉大手”宣传等,使中华养生健身理念从校内传至校外,营造家校共育氛围。

“STEAM+非遗”课程。将STEAM理念与非遗劳动融合,以跨学科、重实践、项目化为特色,形成“联语香囊”“诗意田园”“彩绘葫芦”等系列项目,课时以校本课程及其与劳动或综合实践课整合的课时为主,平均每周一节。比如,“诗意田园”项目中的小青葵非遗劳动基地建设,从图纸设计到整葺、种植养护等都由师生共同完成,所取设计方案来自一名学生的“井”田造型和另一名学生的写意葵花造型。“联语香囊”则包括香囊制作、囊中草药认识、香囊主题楹联创作以及中草药提取剂认识等,使非遗文化学习与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知识等融合,无痕落实“传统——现代”的链接。

向阳花专题课程。通过识葵、种葵、护葵、收葵、炒葵花籽、榨葵花籽油、摆葵籽宴、画葵、写葵、做葵和写作葵楹联等,让学生感悟葵花生命中的积极意义,深刻理解“葵文化”核心价值观,让“葵文化”成为点亮学校课程的关键一笔。

三、提炼阡陌管理精粹 促发真实的课程故事

“阡陌”一词出自葵园实景。葵园中,有管理葵花留下的纵横交错的小路,纵为“阡”,横为“陌”。将阡陌移植到课程实施管理中,管理的重心便被有效下移,成为学校课程有效落地的强有力支撑。

(一)整体管理——强陌弱阡,让课程实施在横向“簇团”中自主发生。比如,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由特色建设分管主任,楹联专题课程主任,语文学科、数学学科分管主任,德育、家校分管领导分别从楹联、吟诵、中医药、非遗劳动、“学科+”、“STEAM+”、孝俭信专题德育、家长学校课程等多角度共同负责,使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层以上管理层面获得多元立体的布置实施。同一课程(项目)的常态化实施,则由年级主任、年级校长、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同心圆”、结对师徒等共同完成,其相关赛事也由年级校自主完成。像“国学小名士”竞赛,从题目设计、班级海选,到年级大赛,评委、组织、颁奖等环节,皆由各年级校完成,学校领导作为邀请嘉宾参加活动。学校“阡”的作用,主要在集中培训及综合展示评价方面,如阶段专家进校园活动,每月全体教师会的经典阅读、教师成长成果分享等。强陌弱阡,既保证了学校的引领,又给予一线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让真实的课程实施在不同层面的教师团队中发生。

(二)专项研究——化解难度,让研究行动在年级“簇团”中轻松展开。比如,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年级“骨干教师同心圆”集体完成;楹联、吟诵等特色专题课例研究,以年级校学科组“1+1+1+……”接力教研的方式研讨而成。因为是大家一起研究、接力实践,所以,教师个体压力变小,教研效果提升,学校特色课程的研究推进获得保障。再如,课程评价分学段时段进行。期末检测,低年级以“福字卡”“金葵卡”,中高年级以笔测形式进行;学期中,各年级有“小百家”展示及各类学习成果展示;放假前,有“青葵少年”“锦葵少年”“金葵少年”等层级式综合评价。所有评价皆以学校督评、年级校主评为方式,不仅使课程实施研究在年级校组织设计评价过程中悄然发生,而且让学生成长的根深深扎入生活沃土、文化沃土,以“亭亭玉立”、顶天立地的成长状态,“时时向阳”的学习心态,使每个人成长有果、每项课程学习有果,实现“颗颗有仁”。

(三)家校教育——借力用力,让课程实施在家校“簇团”中同频共振。以年级校为单位,借传统文化经典的力量,由年级领导、骨干班主任、优秀家长等带动家长群体共同学习成长,形成粗壮有力的家校“陌”的管理,营造良好家校育人氛围。

建校至今,学校屡创佳绩,先后被评为威海市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校、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并多次承办省市重点课题现场会、特色建设交流会等。近日,山西骨干班主任国培计划35名教师入校一周跟岗学习后,激动地用在葵园学到的楹联写下感慨:“葵花朵朵向阳绽,芽苗粒粒满园收。”“葵音袅袅腾飞学子梦,诗意飘飘铸造师德魂。”“底蕴深厚、功底扎实、园丁勤奋、正心敬业……吟诵特色、楹联特色、别树一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