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初探索●真实践●大愿景 用金点子点亮班主任工作智慧 在审辩式思维中勇毅前行 预防,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读书苑】

预防,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读林志超的《学生问题预防与教育》有感

□ 葛丽萍

每个孩子在个体层面虽然不同,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共性特点。比如,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依附性,在意家长、教师或者权威人物的评价;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孩子的利我性,由关注外在的评价开始转向关注自我的需求;小学高年级孩子及中学生青春期的叛逆,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试图找到答案,引领孩子快乐成长。而当教育走在孩子前面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对于孩子身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如何做到“防范在前,纠偏在后”,利用事先的预防教育,来有效降低孩子成长中问题出现的概率?

读林志超老师《学生问题预防与教育》,我寻找到很多答案。既有立足当下的具体问题解决思考,“临界预防,消解问题于可能”,又有对问题的前瞻性判断和不当行为纠偏、正向行为养成的后续巩固。比如,“超前预防,防患于未然”“再犯预防,阻断问题严重化”“捕捉契机,促进改变有效化”等章节中,涉及的不仅有班主任针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而且有适用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哪怕学生真的出现问题,也可以参考和借鉴书中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

预防,是走在学生发展前面,需要有策略有方法。

《学生问题预防与教育》提供了工具、策略和方法。本书中的《学生问题识别表》,从“动机、时间、影响和后果”四个维度,把学生的问题按照“小小问题、小问题、大问题和严重问题”分类,以便进行分层跟进。前两类问题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解决,“大问题”可以求助校园问题专家,“严重问题”需要医教结合的介入。清晰、明了地让我们认识到学生问题解决所需要的层次性,让学生问题预防和教育能分层分类跟进解决。读到此处,有一种豁然之感,让经常怀疑自己能力的教师得到情绪纾解。原来,应对学生问题需要“走出教师单方应对,为策略性寻求配合,探求综合互助的过程”,也让教师有了学会学生问题“基本能力”的充分认知及应对疑难问题教育艺术能力发展的“追求目标”。书中提供了很多教育策略,尤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六字”措施,积极心态“六有”因素,良好习惯“六步”策略,价值观念“六式”引导,自主管理“六方”协约,规范发展“六大”思维,情绪消极“六自”方法,走出困境“六种”游戏,负面影响“六面”隔断,常规问题“六他”流程,应对伤害“六一”原则……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呈现了引领学生走出困境的策略,帮助学生直面个性问题,提供了解决学生成长问题的“脚手架”。把教师的育人思维从浅层推向深入,提醒我们需要去读懂学生行为背后的需求,看到学生希望得到什么、害怕失去什么,以教师的慧心和爱心来保护他们所希望保护的,适当满足他们希望得到的,从关注行为变为关注学生内心需求,引领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中发展,获得健康成长。

爱,是任何高科技都无法代替的。

人工智能的出现,开始不断冲击现有的行业。有数据表明,人工智能参加考试能击败90%的考生,进入名校;参加竞赛的成绩能超过80%的考生。有人说,人工智能将取代70%的行业,教师行业也在其中。但是,从我们的工作实践以及本书描述的“温度”教育出发,可以很自信地说,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育人工作是有温度的,是心与心的沟通,是一颗心去温暖一颗心,是用信任去换取信任的充满人情味的工作。摘录“教师尽职‘温度引导’”的篇章内容,《洛丽塔》中有一句台词:“人有三种东西没有办法隐藏:咳嗽、贫穷和爱。”爱是无法隐藏的。但是爱的表露也并非要借助某种载体,它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可能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和问候,也可能是一次温柔而坚定的谈话。但绝对不是为了表达爱而刻意地强调,那样的表达只会让学生反感。只有当学生能感受到你对他无私的爱时,学生才愿意和你亲近,愿意接受你的教育。用一个欣赏的眼光,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一句诚意满满的鼓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中,学生就会被教师传递的爱意温暖着、感动着。和谐的关系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建立起来的。当学生感受到被爱时,他在班级里就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就会产生主动融入集体的美好愿望。此时,我们的教育只需要轻轻地助推,学生自然而然会用集体的规范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预防,是立足于关系的构建。

良好的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开始,也是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学生出现问题时,解决过程的顺利推进与否,都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愿意打开心扉畅谈也是基于对教师的信任,基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一直能和学生站在一起,以学生的视角看到问题,一同面对困难,一同快乐成长。若在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不仅没有给他力量和勇气,还加以指责和抱怨,反而会成为困难的帮凶。本书提供了一种教师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柔和而坚决”。用柔和的方式,以友好的姿态走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以开放的姿态来迎接教师,坦诚面对问题;持坚决的态度,以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来坚决要求学生改变问题行为,促进学生在问题中反思自我,在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

预防,在于以终为始,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工作是立足当下,着眼发展,功在未来。学生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是无须约束的自觉、无障碍的人际沟通、高效的跨界融合,积极的情绪、全情的投入与体验。对于参与并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来说,我们要从小把这些理念渗透进去。本书就体现了以终为始的理念“培养什么人”,并罗列这个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习惯养成”“自律意识”“积极情绪”等能力都是指向学生的成长未来,都是在为学生的将来储备能量,在化解学生成长危机的同时,把经历变成宝贵的经验,变成潜意识中第一时间出现的应对模式。这样,学生以后遇到类似情境时,就会开启自动化的应对模式,从容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危机。

防患于未然,让可能的问题消弭于萌芽状态。的确,预防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