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间工艺体验润养童心
“民艺”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中国民间工艺创造不胜枚举。不同地域、不同民俗风情、不同生活方式下的“民艺”形态,必定会给儿童带来不同的感受与体验。缂丝、刺绣、玉雕、牙雕、瓷刻、泥塑、剪纸、草编、灯彩等近千个品种的民间工艺,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的“民艺”更是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生动地反映了齐鲁大地的民情、民生与民俗:潍坊风筝名扬天下,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古朴鲜艳,烟台剪纸精彩绝伦,莱州石猴惟妙惟肖,聊城皮影质朴粗犷,济南面塑生动形象,高密“三宝”(扑灰年画、剪纸、泥塑)久负盛名……
儿童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民艺”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手工艺为主题的“民艺”教育,不仅能让儿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帮助他们切实了解异域文化生活,丰富文化艺术语言,拓宽艺术创作视野,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及传统手工艺的“记忆”、对民族文化艺术之美的深切感悟与启迪。
“民艺”是活的知识宝库,包含历史、民族、民俗、文化、美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从“民艺”中汲取灵感,让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超越自我,畅意挥洒潜藏于心底的艺术才华,能创造一个神奇的儿童艺术世界。简练、稚拙的线条,鲜艳、强烈的色彩,随心所欲的造型,都能成为儿童表情达意的符号。“民艺”体验是多元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儿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味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民艺”体验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帮助儿童养成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世界,了解事物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增强儿童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以此彰显儿童艺术创作的个性。
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儿童不断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用整个身体探索的过程。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小手触摸到的,都将成为他们发现、认知、接受、探索世界万物的动力,并影响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实践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良好个性素质的培养是儿童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儿童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随着儿童识读、判断、思考、模仿等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们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抽象思维方式也因此逐渐养成。创造性思维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选择。在“民艺”体验中,应引导、鼓励儿童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寻找最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这其实是一个发现、认知、接受、探索、提高的过程。
儿童在学习“民艺”和在“民艺”体验过程中肯定会经历审美的发展、经验的提升、面对失败的挑战以及克服困难后的成功等。这一过程会逐渐提升儿童的基本判断力和艺术创作能力。所以,“民艺”体验活动不是简单地参观某一地域的艺术形式,也不是简单地模仿某一种艺术样式或风格,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由外而内的潜移默化,是构建儿童心底的文化思乡情怀,是艺术的“寻根”之旅。
“民艺”体验不仅启发灵感、增人智慧,而且能够促进儿童民族审美意识的养成。春天,用一段柳枝制作柳笛,就能响彻整个树林;扎几根竹骨,糊上薄纸,状以物象,系上长线,就能放飞遨游天空的梦想。夏天,信手拈来几根麦秆儿、青草,就能编出栩栩如生的蝴蝶、蟋蟀。秋天,将成熟的橡子串成项链,用高粱秆做成嗡嗡作响的风车。农闲的冬天,鸡毛可以做成五彩的毽子,布头能够变成可爱的艾虎,更有剪纸、折纸等,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不仅如此,“民艺”体验还能促进儿童身体机能和运动功能的发展。手工制作能促进儿童感知功能和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儿童社交、情绪和人格的发展。手工制作的过程是儿童认知、接受、创造的过程,审美和感受美就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悄然进行。帮助儿童从“民艺”中汲取灵感,畅意挥洒潜藏于心底的艺术才华,是“民艺”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