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桂林“状元文化”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桃花江和榕湖、衫湖、桂湖、木龙湖,作为“桂林名片”,久久萦绕于心。而在游览了漓江畔的“状元廊”之后,我才知道桂林自古还有“状元之乡”的美誉,那独有的“赶考”情怀,同样令人神往。
端午节前一天,我随团赶到桂林,沐浴“甲天下”的灵山秀水,先是游览了榕杉湖景区。桂林的湖取名很有特点,大多以湖边的树木为名。这个湖位于桂林城中央,是一个水体相连的连心湖。以阳桥为界,东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沿着湖岸行至东西巷,转转拐拐就来到了“状元廊”,它将东西巷和著名的逍遥楼连接起来,也将桂林1000多年的状元文化连接了起来。
举目望去,这座“状元廊”长60多米,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长廊形式建造。长长的廊道内,通过壁画、石雕等方式展示了古代科举文化、应试场景以及桂林8位状元的风采。自隋唐开科取士之后的1300年间,广西一共考取了12位状元,而桂林就独占了8位。8位状元中,有7位文状元、1位武状元。他们分别是:唐朝乾宁二年的赵观文,唐朝天祐三年的裴说,北宋太平兴国八年的王世则,北宋大观元年的武状元李珙,清朝嘉庆二十年的陈继昌,清朝道光二十一年的龙启瑞,清朝光绪十五年的张建勋,清朝光绪十八年的刘福姚。据记载,当时每年开考期间,桂林城“一街挤满读书人”,蔚为壮观。这些急匆匆、来往往的“赶考”者,为这座秀美的山水之城留下了浓郁的“功名”韵味。
边行边看,我得知,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元及第”的陈继昌。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封建朝廷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读书人要想考取功名,先要取得秀才资格;然后经过乡试,乡试考中即为举人,第一名谓之解元;取得举人资格后,再参加全国会试,会试考中即为贡士,第一名谓之会元;取得贡士资格后,最后参加殿试,殿试的第一名即为状元。陈继昌在乡试、会试、殿试中,一路过关斩将,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成为当时当地人们津津乐道、争相学习的“头名”榜样。据历史记载,在科举制度存在的1300年里,全国连中三元的仅15人,而地处偏远的广西竟占了两位,一位是宜州(秦时同属桂林郡)的冯京,另一位是临桂的陈继昌,他也是最后一位获得“三元及第”称号的读书人。千百年来,桂林的状元文化为这座秀美的山水之城涵养出了好学上进的“进位”精神。
状元是古代文人的“最高荣誉”。可喜的是,据记载,桂林考取的8位状元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学上进的精神,不但在我国科举史上写就了“典范文章”,而且这些金榜题名的文武精英,无论是在当地主政还是异地为官,都能够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成为后人、后世效仿学习的典范。唯一的武状元李珙,41岁时战死在抗金的沙场,阻击了金兵入侵广西;“民生状元”张建勋,为了视学兴教,走遍了云南三十九府(州)、六十五县,“草创学校,抚学生如子弟”,深得群众爱戴;“诗人状元”裴说写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这些状元身上凝聚着的不懈追求和文化底蕴,成就了“名城”桂林的文脉和精神。
中国南方在古代一直被称为“南蛮之地”,是因此地被十万大山围困,地形密闭,交通不便,与中原的交流和沟通阻塞。加之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区,风俗习惯与中原文化不同,就形成了蛮荒、不开化之地的偏见和误差。“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代诗人高明的诗句,至今读来仍觉况味盎然。走过看过“状元廊”,用了20多分钟,我忽然想起了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中个举人便疯癫痴妄起来,成为“废柴”,与胸怀“国之大者”的8位状元难以伦比。然后,登上逍遥楼,“舟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顿时展现在眼前。漓江就在脚下,江上龙船巡游以及噼啪的鞭炮声、嘹亮的山歌对唱,为即将到来的端午增添了别样的情致。此地此时,我竟然有了一种悸动:桂林不但独占“甲天下”的绝美山水,而且开化出了南国特有的“状元”情怀。它让我惊叹于桂林“状元文化”所承载的这份执着、这份进取、这份追求,这才是我们以及国家心向往之、趋之骛之的远足前行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