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烛光与阳光的变奏 引人入胜、饶有趣味的诗词读本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诗意语文”又十年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诗意语文”又十年

——《诗意语文课堂实录与品悟》阅读心得

□ 郑梨花

《诗意语文课堂实录与品悟》收录了王崧舟老师从2011到2020年的10个经典课例,每个课例由“课品综述”“课文呈现”“课堂品评”“课程反思”4个部分组成。“课品综述”由林志芳博士围绕本课的核心思想,从语文发展历程、王崧舟老师教学思想、教育哲学与美学等角度,对本节课进行宏观的解读。“课堂品评”以教学实录的方式呈现整堂课的风貌,林志芳博士进行流水点评。“课程反思”则是王崧舟老师就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从理论与技法等层面展开的详细论述,让读者深入了解王崧舟老师的备课思考,并呼应真实课堂的呈现。

“课文呈现”则是10个课例,由《孔子游春》《桃花心木》《天籁》组成的“儒·释·道”文化三课,《秋声赋》《爱莲说》《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组成的“风·花·雪·月”文言四课,以及三篇与童趣、友情、亲情有关的课例组成,分别是《望月》《去年的树》《爸爸的花儿落了》。其中,7篇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系列课成为小语界首创,影响非常大,因此广大教师几乎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课与诗意语文画上等号。

我在很多场合听过王崧舟老师上的《湖心亭看雪》一课。神奇的是,无论在哪个地方上,他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张岱的“痴”,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王崧舟老师之所以能打破空间、地域的隔阂,本课贯穿始终的“比较还原法”,是一大妙招儿。在内容理解上,王崧舟老师用几个问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张岱不去热门观雪点,而去偏远凄冷的湖心亭看雪?”“为什么不约三五好友一同前往,而选择独自一人前去?”“为什么张岱是大晚上去看雪?”通过还原矛盾,比较分析,从而理解张岱与一般人不同,张岱是个“痴人”。在语言表达上,找到“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与正常搭配的不同,以及“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与”重复且句式不工整的矛盾处进行比较,感受“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与张岱的“痴”不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是“闲”。王崧舟老师问学生们:“你们愿意做这样的‘闲人’吗?”当下,学生给不了答案,得靠时间来回答。而王崧舟老师的答案在《百家讲坛》《爱上语文》中就告诉了我们——《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我曾问过王崧舟老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具有文化意味?”他说:“文化不是上出来的,是你活出来的样子。”《爱莲说》这节课,王崧舟老师通过诵读体验、搭建练习支架、知人论世的方法,明白了周敦颐就是那朵清廉之花,周家世代传承着“莲”的君子品格。《秋声赋》一课的教学有别于其他课例中用语言渲染情境,“造境”感悟的方法,王崧舟老师通过激活学生的具身认知去亲身体验那个特定的场合与场景,联通联想画面与情感体验,体会绵延千年的悲秋文化。这四课让我们认识了孤傲的痴人张岱、豁达的“闲人”苏轼、廉洁的君子周敦颐以及中国独有的悲秋文化,无疑帮助学生建立了文化自信。四篇文言文,无论是起承转合的篇章结合,还是遣词造句的精妙缜密,又或是独特的想象背后的意境营造,无不在语言运用层面得以积累与提高。教学中,王崧舟老师善于运用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创造思维。每节课,王崧舟老师都会设计“当堂练笔”环节,或是与主人公对话,或是写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王崧舟老师一再强调,“诗意语文”是指向人的教学,因为他始终考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本书的另外三课亦十分精彩。对“月”有偏爱的王崧舟老师在《望月》一课中带我们领略了“江中月”的美、“诗中月”的雅、“心中月”的趣。用一堂课,走进“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的人生三境界。《爸爸的花儿落了》聚焦“插叙”的表达形式与表达效果,此课是王崧舟老师在其父亲逝世30周年的献礼之作。《去年的树》通过三次练笔还原了树和鸟之间的诚信、情义以及鸟对生命顿悟,最后,又擦去课堂上生成的所有还原,回归文字“平淡”的原貌,在强烈对比中发现简单文字背后其实诉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王崧舟老师由文本表达的“无”到学生想象后的“有”再到擦拭后的“无”,这不正是《老子》中写到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限制无限生有限、撤销限制回无限的辩证哲学吗?

王崧舟老师说:“有境界,语文自有高格、自有名师。有境界的语文教师愈多,战胜功利主义的可能性就愈大。”我想:深爱“诗意语文”的老师,正是朝着“有境界的语文老师”努力着的人。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