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一朵“云”带来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莒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53所,在校生12.13万名。其中,乡镇学校131所,在校生6.89万名,占比56.8%。乡镇学校布局分散、教学点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点多面广,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堵点多、难度大。为破解这一问题,莒县建立起覆盖全县的教学教研平台和线上网络课堂,形成城乡学校之间、协作区学校之间、镇域学校之间互联互通运行机制,根据需要有序地组织起城乡教师、城乡学生、各级教研人员在同一虚拟空间开展教学、学习和交流,逐步实现了师资配置、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质量监测评价的共建共享,有效缓解了乡村教育资源紧缺问题。教育信息化为莒县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
创新机制,积极搭建教育“一朵云”
日前,在日照市乡村教育振兴现场会上,莒县第六实验小学发起了小学数学研讨活动,招贤镇中心小学、库山乡中心小学、东莞镇中心小学及它们所属的5处村小(教学点)在线共同参与,一场精彩的“云教研”通过城乡学校的屏幕呈现在在场人员面前。
网络教研的开展,有助于打通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协作教研的“最后一公里”,而这只是该县开展网络教研的一个缩影。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推进,莒县教体局审时度势,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制高点,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无限潜力。经过反复调研分析,在借鉴先进地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莒县确定了教育信息化“助力立德树人,促进优质均衡,打通教育未来”3个定位,提炼出“需求导向、深度融合、效果至上”必须遵循的3个原则,明确了教育信息化“新平台、新校园、新应用”三项具体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抢占机遇,大胆实践,力求教育信息化行动既管用又高效。
莒县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完善云端互动畅通机制,一体化搭建“云、网、端”交互式教学系统,根据现实需求有序组织起城乡教师、学生、各科教研人员在同一虚拟空间开展教学、学习和交流,促进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根无形的红线,突破校园围墙界限,连接城乡,让每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效缓解了乡村教育资源紧缺问题,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模式变革
质量提升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主阵地是课堂。莒县借助“云、网、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促使广大教师更新观念,积极进行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借鉴、吸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平台及日照教育云平台中课件、视频、动画等优质教学资源,承“上”启“下”,丰富了课堂内容,更新了课堂模式,让传统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提升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成效。
立足需求,助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解锁全县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优质均衡发展的钥匙。莒县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试点运行、典型带动、渐次推广、优化提升”的思路,全面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应用,聘请专家和名师对全县进行互动授课、教研活动、教学讲评、专业培训,逐渐形成先进带落后、城市带乡村、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共同发展新格局。
为切实加强对“三个课堂”的应用指导,莒县分批次配备大数据智慧管控平台等应用系统,与每个课堂连接,便于教研员听课、巡课,实时了解课堂的授课情况。为拓宽优质资源渠道,莒县积极与省内外多地名校和名师对接,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本地教育教学变革提供借鉴。在日照市乡村教育振兴现场会上,莒县抓住山东省教科院“送教助研”机会,将63节音体美城乡学校专递课堂和文化课名师课堂作了展示,赢得与会人员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莒县将继续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多渠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高水平网络教学教研平台,逐步形成全县城乡教育“齐步走”格局,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