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评价改革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影响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质量。如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更好地凝聚合力推动区域发展、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学生进步和课程落实,潍坊市坊子区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改革党政评价,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坊子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每年至少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工作,将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待遇等教育工作纳入民生实事,予以优先保障。通过“PPP+教育”、引进民营资本、争取专项债券资金等方式,全区2020年投入10亿元新建、改扩建10所中小学和23所幼儿园,2021年建成投用7所中小学和12所幼儿园,2022年新建、改扩建5所中小学、36所幼儿园,打造了学校建设“坊子样板”,并通过实施农村初中学校“三年进城”等行动,形成“一街办一中心小学”“一社区一所公办园”的格局,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有议题即开例会、有事项即督查调度”机制,15个责任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区委教育工委全面指导中小学校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展专职副书记抓党建能力提升行动。今年围绕打造“红润校园”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提高中小学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改革学校评价,提升立德树人水平。近年来,坊子区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萧山基地合作,对校长、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三支队伍开展了“订单式”全覆盖培训,突出思政课程育人、爱国主义教育等重点环节,助力教育干部管理提升、教育改革发展。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坊子区以政务热线办理为抓手,将教育惠民服务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在教育系统广泛征求师生、家长的需求与期盼,建立“常规+”项目清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细化和详细研究,建立起矛盾问题化解反馈机制,统筹保障教育教学和惠民服务工作,让教师集中精力上好每堂课。
改革教师评价,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坊子区优化教师成长路径,引进高素质教师,搭建发展平台,进行个性化定制培养,并进行动态跟踪指导。全区成立25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5个首席班主任工作室,开展新教师入职100天研讨,实施“青蓝结对”工程,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实现个性化定制培养。同时,成立坊子区教育基金会,通过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捐赠,用于表彰先进教师。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坊子区以教师成长、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取捆绑评价原则,先对团队评价,再进行个体评价,确保评价公平公正。在评价内容上坚持师德前置,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制定教师、班主任工作清单,明确师德红线36条,为日常工作划清了行为底线和师德红线。
改革学生评价,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坊子区着力建构中小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指标”指向学生发展水平,包括学生学业水平与发展、身心健康、文化与艺术素养等;“相关指标”指向学生发展密切相关因素,包括学校教学管理、办学水平与变化、家校合育、教师发展等。此外,坊子区积极探索增值评价操作策略,将学生学业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不以横向比较作为唯一评估依据,引导学校、学生努力实现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进步;逐步优化监测方式,引进科大讯飞智学网,实现纸笔测试全部网阅、多维分析,形成静态数据库和动态数据链,实现时段全覆盖、内容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平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