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增慧构建班级管理新模式
班级管理是一个永恒的教育话题,多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地摸索、探讨、创新,期望找到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把班级打造成一艘航母,成功驰骋于教育的海洋,披荆斩棘,驶向理想的彼岸。我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整体性,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地研究、开发、实施班级管理的新策略——班主任首要负责制。
积极发挥班级家委会的作用。教师和家长本是陌生人,却因为学生的成长发展紧密相连。所以,发挥家校合力,构建一个高效的班级管理机构——班级家委会显得尤为重要,是班级健康发展的第一步。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特殊的阶段性,年龄的增长会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待人处世的价值观发生改变。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班主任要和家长携手共进,搜集整理与之适应的优秀学生成长故事、家庭育儿成功案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等教育资源,在家长学校内相互学习、交流心得,不断修正学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切实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班级家委会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能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能为班级科学发展和民主决策提供有力的监督和保障。
实施班主任为中心的授课负责制。一个班级的发展离不开任课教师,只有教师在思想上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团结合作,责任分工明确,才能一起画好同心圆。以我校为例,我们施行“德育首课我来讲”“ 尾课知心话我来谈”等德育活动。即每天上第一节课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纪律、听课、卫生、安全等行为习惯,以及班级内发生的事、节日教育,结合国家时政要点给学生开展三分钟的德育。每天的最后一节课,教师带领学生听一段音乐、唱一首歌、跳一段舞,给予学生全身心的愉悦。还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表现,和个别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谈一谈、聊一聊,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朋友。其次,挖掘课程中的融合点,进行课程融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连锁教育。再次,课后服务时段,任课教师一专多能,进行全科辅导,让学生的学业水平齐头并进。
构建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充分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开展班级特色活动,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方式之一,让每名学生获得较强的归属感,进一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充分发挥班主任主体负责制和“1+N”名师团队效应,各班级立足教师自身特长优势,发挥班级阵地作用,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创建班本特色课程,一班一特色,有助于多方面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同时,班主任还要充分发挥穿针引线和“黏合剂”的作用,要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特长,用“显微镜”发现教师的个人优势,争取家长和学校支持,形成特色鲜明的班本课程。
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教会学生自律,让学生自我管理。准确、客观、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统筹评价内容。如,班主任记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家长记录学生在家日常表现、任课教师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班干部记录学生的课下表现,明确评价范围,提出评价建议,内化评价标准,把握评价尺度,肩负评价职责。学生一日常规习惯发展评价形成具体细则,张贴在教室内。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通过教学实践,“四层三面”梯度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效果。“四层”即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学生四个层次,“三面”即日常行为习惯、学业水平和实践活动。客观融合学校、家长、任课教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记录,结合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综合考评。
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和培养对象。班主任不仅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应该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统筹者、规划者、实施者。为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升教育质量,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学生的成长为导向,在积极实施学校班级管理新策略的同时,积极投入新的课题研究中,更新、学习、使用新的教学策略,不断完善自己、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