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以 “混合所有制”推进办学“格局之变” 弘扬沂蒙精神,赋能技能人才培养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校企携手打造合作育人新场域 我的十二年追光之路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我写我的职教故事 】

从高职生到“双一流”高校博士生

我的十二年追光之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雷

从山乡到都市,从高职生到“双一流”博士生的人生跨度,我用了12年。在这12年里,我收获了第一个工学学士学位,收获了一段大学生西部志愿服务经历,第一次有机会参与研发高效的BMT-Ⅱ型钻孔脉动测试设备,第一次拥有一项设备发明专利和一项设备实用新型专利,也第一次坐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室里攻读博士学位。

给自己“扎根”的时间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像一道光,始终引领着我的求学旅途。2007年9月,我考入烟台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这成为我充实而灿烂人生的开始。其实,在入学之前,我便有过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干散活儿的工作经历。那时,家境贫困,我用这种方式贴补家用。但两年的打工经历让我意识到:要想追寻长久的发展,还需要学得一技之长。

入学之后,辅导员便引导我们“做最好的自己”,而我的目标也很简单: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家境不算优渥,但在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和奖学金的支持下,我顺利完成学业,并连年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和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同时,我还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由于对工作一丝不苟、以身作则,我得到了同学的信任和老师的肯定,所在班的班风清正、学风浓厚,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

未来要有所成就,知识这个“根”必须扎实、扎深。就这样,我给了自己在知识的沃土里扎根的宝贵时间,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机遇。

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机遇是给所有人的,但是在一定情境下,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准备、善把握。靠着在烟台职业学院的勤奋和扎实,我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2010年8月,我如愿考入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习土木工程专业。两年的时光里,我保持着在烟台职业学院养成的学习习惯,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习计划,并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机会来之不易。在烟台大学的日子里,我认真、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那一年,学校组织大学生西部计划校园宣讲会。“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让我听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扎根西部的年轻人那些艰苦而感人的故事让我想起少年时代的艰难岁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深藏于内心的奋斗情怀再一次被唤醒。于是,2012年7月,我响应祖国号召,来到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90团工交建商科,开始了志愿服务工作。

在新疆工作期间,我先后被评为“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西部计划项目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新疆建设兵团扎根兵团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

志愿服务期满后,我选择留在新疆,任职于新疆塔城市丰泽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公司安全科科长和项目部项目经理,负责公司各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工作实践中,经手的项目越多,我越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不足,越感到自己的能力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经过几个夜晚的辗转反侧,我作出了改变命运的选择:辞职,读研。

给自己“有梦”的未来

2016年8月,我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就读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开展BMT-Ⅱ型钻孔脉动测试设备研发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学习。新的学习环境、新的挑战舞台,我抓住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断尝试,分别参与主持了BMT-Ⅰ型、BMT-Ⅱ型钻孔脉动测试设备的研发、工程实测与数据处理工作。钻孔脉动测试是一种新型原位测试方法,利用该方法可直接测量深部土层的地脉动,取得深部土层的动力特性参数,研究价值高,BMT-Ⅱ型钻孔脉动测试设备,测试效率能比BMT-Ⅰ型钻孔脉动测试设备提高一倍多。在2018年11月的设备首次现场工程测试中,现场测试效果表明,该设备贴壁效果良好,测试信号稳定,测试深度可达20米。这项BMT-Ⅱ型钻孔脉动测试设备,于2018年获得了设备发明专利和设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这是我梦寐以求、心心念念要做的工作。这次试验获得的成绩,更坚定了我走科研之路的梦想。2019年,我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从事的研究方向是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地基、基础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至此,我完成了由一名高职生到“双一流”高校博士生的逆袭和蜕变。

“有梦”方能圆梦。支撑我一路走来的,是扎根于内心的“博学、强能、修身、立业”的烟职校训和胸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我坚信,量变引发质变,只要永不言弃、拼搏奋进,每个人都有逆袭、蜕变的一天,都能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飞扬青春、追光前行。

高雷,烟台职业学院毕业生,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2007年考入烟台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三年后获得专科文凭;2010年考入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两年后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到新疆建设兵团开始志愿服务工作;2016年考入烟台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9年,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研究生,完成了由一名高职生到“双一流”高校博士生的逆袭和蜕变。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