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矢志不渝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建设者 让阅读的种子“迎风群飞” 让传统德育焕发育人活力 在千锤百炼中升华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让传统德育焕发育人活力

——评《新时代德育新课程——“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课程专题课程研究与实践》

□ 王立胜 苗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地生根,又如何转化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养,让他们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幸福能力?《新时代德育新课程——“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课程专题课程研究与实践》这本书是临沂市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近年来临沂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发的德育地方课程,进而形成学校有效德育新模式。该成果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临沂市针对当前德育课程实施主题泛化、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低等问题,以及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沉迷网络游戏、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团队意识不强、青春期逆反心理较重等现象,适时开发了“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探索了“1335”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学生、教师、课堂和学校的思想面貌,激发了学生的成长动力,激发了德育的育人活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立德树人的核心问题。临沂市教育系统围绕育人的根本,首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探索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一是通过课程改革破题,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三是通过教育评价检验。“问题导向德育课程”三步走,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美德的种子逐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问题导向”初中德育专题课程,首先就是通过德育课程改革来落实核心素养,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问题导向德育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其次就是通过“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实施,通过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提高自己的品格与能力的目标不断努力;再次就是通过“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评价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推动德育核心素养的落实。

“问题导向、专题推进”是这次德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大特色。临沂市通过对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4个层面调研,详细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成长中的普遍性问题,并以此设计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吻合的“孝道”“诚信”“感恩”“美好的友谊”“责任的重量”“何为爱国”“沟通”“在合作中成长”“虚拟与现实”“挫折之千锤百炼”“冲动与自控”“我的理想”“从规则到法律”“生命与敬畏”“文明从礼貌开始”等15个德育专题精品视频课程。项目组提出了“问题导向德育视频对话”教学模式,每个德育专题在内容上包括一个专题主视频、一个教案、一节示范课;在时间分配上包括3个课时;在教学环节上由5个教学环节组成,即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展示成果、教师总结形成教学结论、布置开放性作业。本课程采用视频教学,教学可以在教室里进行,也可以在会议室、操场等场所进行。此模式开辟了问题导向德育新时空。

《新时代德育新课程——“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课程专题课程研究与实践》一书的主要作者苗成彦将内容规划为课程开发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成效与展望6个部分,从开发背景、体系构建到未来展望进行科学性、专业化谋划与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方德育课程体系,紧跟时代脉搏,紧贴学生实际,符合学生成长需求,让“沉睡的德育”焕发出鲜活的育人魅力。

“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让“沉睡的德育”醒来,让传统德育重新焕发生命活力,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问题即成长”的独特方式落地,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