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科技劳动新特色   立德树人新动能 扎实开展乡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图片新闻 青岛:坚持“幼有优育”助力学前教育 沂南:打造全域研学高地做足立德树人文章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潍坊市坊子区以新时代科技赋能劳动教育

科技劳动新特色 立德树人新动能

□ 通讯员 李熙东 王洪新 李花帅 张丽萍

大型科学实验秀异彩纷呈,无人机队形灵活多变,机器人伴着音乐翩翩起舞,中医VR创客实验室趣味十足……近日,在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首届科技劳动节开幕式上,伴随着阵阵惊叹与欢呼,“科技劳动现场秀”“科技劳动节嘉年华”等活动精彩亮相,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能力。

潍坊市坊子区作为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劳动教育理念。今年以来,该区将现代科技、现代技术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积极探索“科技+劳动”融合教育,在科技教育中开展劳动实践,在劳动教育中注入科技创新,多维度、多举措开展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树立创造性劳动理念,提升创造性劳动技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劳动教育和科技教育赋予新活力。

开展主题活动,树立科技劳动新理念

除举办校园科技劳动节外,该区还多维度开展科技劳动专题讲座、科技劳动文化创意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将科技理念融入劳动教育,深度挖掘科技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九龙街道杨庄小学是一所小规模农村学校。该校邀请科技专家走进校园,以“科普讲坛”的形式展示先进技术在生产实践、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使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进步给社会发展、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国梦想。坊安街道南流小学举办了科技劳动文化创意大赛。大赛设置科技劳动主题摄影、绘画、征文三个项目,学生用镜头展示新时代劳动形态的变迁,用画笔勾勒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构想,用文字描绘对未来创造性劳动的畅想……创意无限的作品表达出学生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无限遐想。

此外,该区还举办了首届科技劳动实践大赛。大赛设置农业生产挑战赛、灾害巡检防治赛、水土分析挑战赛等现代农业项目,智能分拣挑战赛、定点投递搬运赛、路线勘察挑战赛等现代物流项目,将现代科技与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红木嵌银、剪纸、面塑、烙画、苗族银饰等相融合的非遗传承项目。在项目建设中,他们注重凸显创新理念,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加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充分展示科技创新在劳动中的融合应用,助推全区科技劳动实践项目的培育和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各中小学校持续开展科技劳动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科技创新精神,使科技劳动理念深入人心。”坊子区教体局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介绍说。

开设特色课程,提升科技劳动新技能

为适应新时代劳动需求,提升青少年科技劳动技能,各学校依据新课标梳理学科知识与劳动实践的融合点,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开发各具特色的探究式、主题式、项目式科技劳动校本课程。通过多学科融合,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引入新技术、新成果,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创设真实劳动情境,强化课程的实践性。

坊子区崇文初级中学的劳动“食”践坊课程,开设“有机烘焙”“酸奶发酵”“泡菜制作”“面点加工”等项目,将酵母菌发酵、乳酸菌发酵、食品保存、成分检测等生物、化学知识应用到传统美食制作中,巧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改变传统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品质,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价值,培养爱科学、爱劳动、爱创新的新时代劳动精神。坊子区理想小学的智能传感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创客社团的优势,利用信息科技开展智能劳动实践。以“发现问题——开发设计作品——解决问题”为主线,综合利用3D打印、机械搭建、创意编程、传感器等技术,进行创意工具制作、劳动创意发明,借助新技术、新创意解决日常劳动中的真实问题。

建设实践新基地,打造科技劳动新载体

该区通过升级改造、整合共享、校外拓展等方式,建设和开发科技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科技劳动实践提供土壤。指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通过对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建设综合性科技劳动实践基地,在传统劳动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科学实践。坊子区实验学校建成700平方米的智慧种植基地“五味园”,园内增设温室大棚、养殖基地、养鱼塘等,划分为“传统农业文化展区”“体力活儿耕作区”“高科技农业实践区”三大块,内有鱼菜共生、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实践区,学生可开展温室育种、蘑菇种植、植物嫁接、无土栽培、智慧闭环农业等实践研究,体会劳动的乐趣和科技的魅力。坊子工业发展区实验学校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建成中草药种植基地,开设农村小学中草药特色课程,进行中草药种植、采集、分类、创意加工等劳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草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进一步拓宽实践渠道,该区积极对接当地科技企业,开发校外科技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进现代科技企业、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现代养殖基地等开展科技劳动研学,通过亲身体验感知现代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坊子区玉泉洼大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校外科技劳动实践基地之一,学生走进生态智能棚,参观智能控温、控光、控湿设施,无土栽培设施,电动水循环设施,自动喷灌设施等现代生产设施,了解年产16茬的有机蔬菜智能种植技术;走进生态牧场,参观奶牛饲养、产奶过程与乳化工艺,全自动日粮配比饲养系统等先进养殖技术,了解“养殖+沼气+种养”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他们在研学中了解现代农业成果,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对农业现代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树立了科技兴农、科技强国梦想。

“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劳动教育为生长点,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与劳动实践的融合方式,开发全链条的科技劳动实践课程,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活动方式,强化实践操作,全面落实‘五育融合’‘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科技劳动素养持续生长,培养适应未来的新时代劳动者,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坊子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于世升说。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