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栖霞:打造家校局协同育人新样态 小朋友们读上了老师写的新绘本 图片新闻 蒙阴县界牌中心学校云蒙湖校区:“小菜园”变身“大课堂” 莒县峤山镇中心初中:瞄准作业“小切口”撬动育人“大格局” 在意趣盎然中筑牢学生阅读基础 基于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栖霞:打造家校局协同育人新样态

□ 王贤林 翟李红

“我家孩子这几天放学后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由校长亲自教做阳春面。昨天,孩子回家后就给我们做了。吃着孩子做的面,听着孩子讲阳春面的历史,我和他爸感到心里美滋滋的。”近日,栖霞市观里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们见面时几乎都在谈论同样的话题。话题源自本学期学校课后服务新增的美食课堂,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之一。

“双减”政策实施至今已经近两年了。为助力栖霞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优质持续开展,栖霞市教体局、学校、家长“三联动”,构建起课后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课后延时服务高质量推进。

教体局推广“三微”课程

促家长践行“双减”政策家教新理念

“‘三微’课程已成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品牌,教师和家长共同开发制作,每周一节课,每节课10分钟左右,特别受家长欢迎。目前已开发150多节课,普遍的家庭教育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课。”谈起“三微”家长指导课程,栖霞市教体局教研室负责人自豪地说。

“三微”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是为了促进家长理解“双减”政策,正确实施“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新观念,由栖霞市教体局组织全市“双名”教师、优秀家长开发的,通过官微、钉钉等平台,每周一次作“局、校、班、家”四级推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以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吼不叫,心平气和陪孩子学’‘让孩子放下手机’这样的微课说到我的心坎里了!我反复听,也学着课中教的‘深呼吸数数’‘离开一分钟’等方法稳定情绪,感觉挺好。”栖霞市凤翔小学的一名家长在班级群里分享着感受。

全市由名师、名班主任组成“双名”教师团队,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在网上开课,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开发了“习惯培育”“学习指导”“家校沟通”“德融家事”“假期生活指导”五大系列课程,通过“真”“微”“实”的案例课程, 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兴趣保护、情绪调节、动力激发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亲子沟通,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话题是我们两个家庭一起录制的,这个是我们常遇到的情况。我们设计了反的和正的两种家教行为,希望通过这样的情景再现促使更多的家长规范自身的行为。”谈起微视频的设计,栖霞市实验小学家长刘扩侃侃而谈。两个家庭 根据全国妇联、教育部印发的《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内容,以自身家庭为原型,用视频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实景,引导家长对照、自省, 再由专业教师讲解基本行为规范,提供教育建议,提高了政策解读的亲和力和实操性。此外,围绕“亲子相处”“二胎问题”“父母角色”等不同主题,该局引导优秀家长与教师合作拍摄微电影,以生动的故事展现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践行家风家教、用正确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引导广大家长学习“别人家的父母”。

学校“三步走”,推进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实施

为让每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在校内都能学会、学足、学好,中小学校制定了“学生爱参与,家长可追溯,教师全服务”的目标,根据上级政策出台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召开校委会、教师大会及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推送信息等方式,迈出家校共同参与启动活动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开发实施家长与教师共同开发的多样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例如,翠屏小学一方面打造“和美作业课堂”为学生和家长减负,基本做到了“放学不用背书包、回家不用写作业”;另一方面,开设了篮球、美术、声乐、舞蹈、书法等特长班;本月又吸收家长意见,新增了足球、计算机编程、画画等课程,并积极调整部分特长班课时,以“阳光特长课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每次课后,相关教师将活动制作成视频、照片集并发送给家长,便于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学校每日发放《课后延时服务家长评价量表》,请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服务作出评价,走出了家校合作促提升的第三步: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情况,另一方面便于学校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满意程度,有效促进家校沟通。

家长“三协同”,保障课后服务工作持续深入

家长们与学校做到了课后服务规划、课后服务管理、课程实施的“三协同”。

西城希望小学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拿出一间工作室作为家长接待室,以“一对一”的模式进行交流,听取家长对课后延时服务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家长能够畅所欲言。家长则采取自愿报名或互相推荐的方式参与活动。

凤翔小学成立“家长学校”,举行挂牌仪式,邀请家长到学校共同商讨学校工作。学校家委会牵头成立协同管理队,安排当日有闲暇时间的家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学生秩序维护、活动组织及放学管理等工作。

实验小学则利用现有社团资源,吸收有特长的家长参与授课,开展了艺术表演、体育运动、书法指导、玩转益智、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延时服务活动。该校根据学生年龄分为初级社团和高级社团:初级社团面向一至二年级学生,注重兴趣培养,如篮球、乒乓球、手工制作、儿童画、铅笔书法等社团;高级社团面向三至五年级学生,注重挖掘潜质、提高能力,如3D打印、毛笔书法、衍纸、剪纸、篮球、足球、戏剧、合唱、舞蹈等社团。每个社团都制订了活动计划,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有序开展社团活动,在学习特长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