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栖霞:打造家校局协同育人新样态 小朋友们读上了老师写的新绘本 图片新闻 蒙阴县界牌中心学校云蒙湖校区:“小菜园”变身“大课堂” 莒县峤山镇中心初中:瞄准作业“小切口”撬动育人“大格局” 在意趣盎然中筑牢学生阅读基础 基于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基于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 孙艳梅

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能否实现。但是,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教师们对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的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尤其是对采用什么方式、引入什么资源、组织什么活动着力颇多,而对教学目标的科学、有效制定缺少理性认知和时间投入。甚至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有“填空”思想,即在进行课时目标设计时按照“知识与内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参考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按照既定的模式填空完成。

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为例,一名教师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一是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6个词语;二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语言美,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三是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并学习其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四是了解钱江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此类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描述普遍存在“重活动过程、轻学生学习结果”“重浅层思维过程目标、轻深层思维过程目标” “重模糊概括、轻清晰具体”等问题,无法实现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出发,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叙写时,有以下几个方面亟待提高和优化。

明晰教学目标的内涵功能。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描述上考虑的主体应该始终是学生,指向的目标应该始终是结果,描述中涉及“教师设计什么活动,采取什么方式,学习什么内容”等都是对教学目标的偏移。只有准确把握学生主体和目标导向,教学目标才能贴合学生的真实需求、难易程度,为教学提供可供评价的标准,使教学过程目标明确、过程清晰,从而体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性、激励性和评价作用。

明确教学目标的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要始终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学目标的类似“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等描述,体现的是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和预期达成的效果关注,实际上是偏离了目标主体。教师叙写教学目标时只有把目标始终聚焦到学生身上,写出如“分析第三自然段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从图标中提炼三条以上的信息并进行分析”等目标,才会真实有效,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把握目标用词的准确具体要求。在叙写教学目标时,准确运用动词描述目标,不仅可以使目标清晰具体,而且可以帮助教师从逆向的角度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评估监测。因而在具体目标叙写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目标用词的描述准确和具体,如“知识”或需要识记的目标,可以用“认出”“选择”“配对”“列举”“描述”等动词进行叙写;而“运用”层级的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原理、概念等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就可以用“证明”“设计”“示范”“修改”等动词来描述。另外,教师也可使用“ABCD”,即学习者(Audience)、 行为(Behavior) 、条件(Condition) 、标准/程度(Degree)这样的范式来书写目标,如“学生自学微课三分钟后,根据提供的器材,在五分钟内成功完成实验”。这样的具体化目标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且是对教与学过程的实时评测,始终发挥着教育目标的评价引导功能。

定好目标达成的清晰层次。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中对认知领域的目标设有“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新”六个维度。我们在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往往对前三个维度,即浅层次学习,关注得较多,对后三个维度,即深层次学习,关注得较少。新课标强调素养导向,强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能力,强调学生由学习“专家结论”转为“像专家一样思考”的过程。这要求一线教师在进行目标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原有浅层次认知目标,而且要重视学生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推断、解释”“推荐、辩护”“设计、撰写”等动词引领,将教学目标转换到高阶思维的培养上来,体现教学目标的层级性和教学过程的激励性,从而实现课标的育人要求。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