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背后的逆袭
“标签”是一种由自己定义的,比分类更准确、更具体,可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标签”就是对一个人下的定义。对优秀的人来说,正面标签是认可,是成功的动力;而对落后的人来说,负面的标签是否定,容易导致他自暴自弃。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一次正面的“贴标签”,会促使一名学困生逆袭成为“学霸”。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阿诚一直是班里的“小魔王”,习惯用拳头在班级立足。班里好多学生对他敢怒而不敢言,大家不是为他的才能而倾倒,而是被他的拳头吓怕了。对此,他从来不感到内疚,反而沾沾自喜,有时候甚至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升入五年级后,我接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学渣”“小霸王”“扣分大王”等关于他的标签不绝于耳,他在我面前也是一副玩世不恭、破罐子破摔的架势。对此,我一直努力想改变这种现状,却苦于无法化解。
终于,那个早晨成为给阿诚“换标签”的契机。
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家长一律不准进校门。我们班的学生小豪周末在家崴了脚,早晨上学时,家长也只能将他送到学校门口。接到家长的电话后,我带着班里两名壮硕的男生准备到门口接小豪。刚出教室门,却看见阿诚背着小豪吭哧吭哧地已经来到四楼的转角,豆大的汗珠噼里啪啦地落下来,前胸的衣服都湿透了……
面对此情此景,我心里的天平一下子倾斜了,好像地球人飞向月球以后,处于失重状态。我朝着阿诚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并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身上的书包,替他擦去满脸的汗珠。他努力屏住呼吸,抿紧笑意盈盈的嘴唇,直起负重的腰板,大踏步走进教室。全班学生欢呼不已,掌声雷动。阿诚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摆了摆手,好像在说:“这点儿小事不算什么……”我看得出,他很享受同学们对他的感激和赞赏。我决定巧妙利用这次机会,用正向的“标签”进一步激励阿诚。
于是,我先代表自己和小豪当众感谢阿诚的助人为乐行为,夸赞他力大无穷,并提议由他担任下一周的值周班长,全班学生都同意。这次机会对阿诚来说,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出彩”的大事件,也是他截至目前小学生涯“最上台面”的一件事。能当值周班长的人,起码是值得教师和学生信任的。当我把阿诚的名字写在《值周日记》上时,我已经感受到他那热切、激动的目光。我抬起头来,发现他的课桌上已经是湿漉漉的一片,那上面除了汗水,更多的应该是泪水。我从中看到了一颗顽石蜕变成星星之前的微光。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会跟他一起制定下周的工作目标和管理细则,同时要求他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以身作则。他都满口应允、大声保证,并且立刻落实到行动上。我也及时放大他的优点并在班级公开表扬,为他贴上“有爱心”“爱学习”“守纪律”“爱劳动”等闪亮的标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担任值周班长的一周内,阿诚不仅严格遵守班规校纪,严格执行每日测温、消杀工作,而且每天主动打扫卫生,帮助老师发作业……
一周结束后,学生们一致请求我让阿诚连任值周班长。我答应了学生们的请求,给阿诚加了10分,并奖励给他一根棒棒糖。阿诚把棒棒糖紧紧地攥在手心里, 好像抓住了幸运符一样,那坚毅的目光投射出前进的方向。久而久之,几乎每个熟悉阿诚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称赞他的进步,阿诚也逐渐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毕业时,我为阿诚写下这样的评语:“一身力气,助人为乐;满腔热情,尊师爱友;多才多艺,争当典范;志存高远,未来可期!”我相信这份评语也必定会成为照亮阿诚人生的希望之光。
教师们,你们有没有给学生贴过“标签”?“这个孩子比较聪明、漂亮、大方、学习好。” “那个孩子胆小、调皮、倔强、有多动症。”……很多人将“贴标签”看作一种开玩笑或逗乐方式,却在玩笑中忽略了一些负面的“标签”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那么,究竟怎样“贴标签”才能体现出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应该善于给学生贴正面的“标签”,也就是多赞美、肯定学生。每个人都有被肯定、被尊重、被需要的渴望。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积极的期望可以收获积极的效果,消极的期望则会导致消极的结果。教师掌握着班集体的舆论权,可以很轻易地左右舆论的导向。如果给一名学生贴上“小老师”的标签,他们为了让自己更像老师,就会更认真学习,以便成为他人的表率。所以,我们要把握时机,慎重地给学生“贴标签”,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其次,慎用定义性“标签”。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评价时要慎用一些定义性评语,一旦在批评中使用太多定义性的话语,如“你真笨”“你们是年级最差的”等评价,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我就这样了”的思维定式,从而破罐子破摔。这无疑等于给学生宣判了“无期徒刑”,会让他们的心灵从此布满阴影,产生负面的自我认知。
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学生在变化中长大。“标签”可能起一时的作用,也可能产生一世的影响。所以,为人师者要慎用“标签”、妙用“标签”,让“贴标签”成为学优生冲锋的号角,成为学困生逆袭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