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济南职业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管理学院 描绘“按学生兴趣需要办学”新画卷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导师王铨和“两个孩儿”的“双向奔赴” 懂得感恩和信任,机会一抓一大把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导师王铨和“两个孩儿”的“双向奔赴”

□ 梁炜

“亲爱的王老师,教师节快乐!我很荣幸能成为您的学生。您是我最崇拜的老师,也是我‘最大’的朋友。”“今天是教师节,先祝您教师节快乐。您的言传身教,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引领着我们进步。”教师节当天,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铨收到了两条爱意满满的祝福短信,其中一条短信还是在午夜12点教师节到来之际收到的。

王铨说:“这两个孩儿每逢节日都会给我发信息,非常用心!我感到非常暖心。有一个孩儿熬到午夜卡着节点送祝福,让我既心疼又感动。”

“两个孩儿”名叫薛世栋和赵梓恒,是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我做学生成长导师”活动622名学生中的两名,也是王铨结对辅导的两名学生。

导学导思 提灯引路

2022年,在薛世栋和赵梓恒刚入学时,王铨便成了他们俩的“成长导师”。经过多次面谈、沟通,王铨发现,“两个孩儿”的学业基础相对薄弱,而二人却都有“专升本”的意向。“对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而言,提高学历并不是唯一出路,掌握一门技术更重要。”王铨认为,这两名学生未来如果能够在实训上下功夫,或许更能够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沟通交流中,王铨向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鼓励他们思考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们一开始其实就是盲目跟风。经过王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分析,我觉得,如果能够在专业技能上有突破,更容易‘弯道超车’,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薛世栋说。

王铨在“两个孩儿”入学之初,就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希望他们认真思考将来是否留在青岛。“他们一个家在枣庄,一个家在潍坊;一个学的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另一个学的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青岛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都比较好。”这也与王铨一直以来期望的“两个80%”理念一脉相承。即外来生源占学校生源的80%,留青学生占毕业学生的80%。现在,“两个孩儿”都有了心仪的单位,并积极争取实习、实训机会。

导学导思,匠心引路,仅仅是王铨育人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对“两个孩儿”来说,却是关系人生的大事。“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远大前程”,教师职业的魅力莫过于此。

导行导心 春风化雨

尽管日常工作繁忙,但王铨心里时时刻刻都惦记着这“两个孩儿”。“一开始结对的时候,我没有想到,那么忙的领导会这么细致地关注我们的成长。”薛世栋说,仅一个暑假,王铨就给他们每人打了10余通电话,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生活状态,引导他们充满正能量。“刚放暑假的那段时间,我很想放纵地打几天游戏。”薛世栋说。王铨在日常聊天中得知后,并没有直接对他进行说教,而是介绍了自己的假期安排——出差参会、调研考察、撰写材料……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同时,王铨鼓励薛世栋适当休息,但不能荒度时光,要多做对自己和社会有意义的事。在王铨的引导下,薛世栋的暑假过得丰富多彩。他当过超市收银员,在夜市摆过摊,通过练车离拿到驾照又近了一步,厨艺也有了很大长进。

“仅仅是听我提了一句‘家里生意不太好’,王老师就记在心里了。”赵梓恒说。原来,在电话沟通中,王铨了解到,赵梓恒平常会到父母的烧饼店看店帮忙,就详细地询问赵梓恒是否需要帮助,还积极向身边的亲戚朋友推荐“安利”烧饼,让赵梓恒觉得像是多了一位家人一样。

谈及导师王铨最让自己敬服和学习的一点,“两个孩儿”都表示:“王老师的交往方式让人很舒服。他能够倾听学生意见,与我们交流沟通。”王铨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我们需要学生这个‘甲方’来提出他们真正的意见建议。”因此,学校尤为注重民主管理。“书记院长面对面直通车”、企业微信、学代会、大学生权益协会都是学校认真倾听学生意见的好方式、好途径。“每次看到王老师的回复,我都很感动。他不只是我们的‘家人’,也是全校同学的‘大家长’。”赵梓恒说。

作为学院党委书记,王铨一直提倡“工作学习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坚持“教师至上”“学生至上”“服务至上”的品牌理念。薛世栋说:“王老师建议我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目前我所在的模具社和桌游社让我有了丰富的尝试。”作为坚持30多年跑步的资深“跑男”,王铨常常鼓励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他常说:“培养坚持的意志和毅力,对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在王铨的亲身示范下,薛世栋和赵梓恒也慢慢养成了锻炼的好习惯。

以爱之名 “双向奔赴”

“师者,以德而耕,拾获山河。”这师生三人的故事成为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王铨的付出与努力没有付诸东流,学生的回报与信任让师生的“双向奔赴”更显珍贵。

今年暑假,得知学校在枣庄有一场高招会,赵梓恒立马联系导师王铨,主动报名参与招生咨询工作。7月22日早上,赵梓恒从滕州乘车一小时到达枣庄市市中区。他分发招生单页,现身说法,与教师们一起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看着赵梓恒忙前忙后,王铨表示:“这次高招会是孩子主动要求过来帮忙的,我感到很惊喜、很感动。”

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家长更是感到由衷的喜悦。8月25日,赵梓恒的父母来到学校,当面向王铨表达了感谢之情。“孩子自从来了学校就不一样了,非常懂事。”在见面现场,王铨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如数家珍,并对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所说所想让家长直呼:“王书记给孩子的未来成长指了一条明路,遇见这么好的老师真的很难得。”为了表示感谢,家长给王铨带来了自家生产的烧饼。王铨说:“我是从来不收学生礼物的。但是,这袋烧饼太珍贵了,我要尝一尝。”如今,两颗心的“双向奔赴”成了两家人的“双向奔赴”,让教育这场“温柔与爱的坚持”有了现实诠释。

如今,2022—2023年度的该项活动即将接近尾声,王铨也将在2023—2024年度有新的“结对学生”。对于“两个孩儿”的未来发展,王铨表示:“我与他们的交流不会中断,我们希望这种交流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陪伴,我会把更优秀的他们送上社会,让‘忘年交’成为‘一生友’。”

(图片提供: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