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爱是教育的金钥匙 珍惜粮食  从小做起 “你的沉默,让我警醒” “纸上得来终觉浅” 又逢樱桃成熟时 熠熠生辉的马齿苋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纸上得来终觉浅”

□ 齐河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李明

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发现很多学生的课余生活很单调,一般就是做作业、玩手机、打游戏、做游戏、和同学聊天、骑车、看电视、看护弟弟或妹妹等。同时,我也发现五年级学生对一些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特别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余生活。

因此,我在课堂上发挥教材的作用,组织学生阅读,并且基于阅读选择自己最想参加的课余活动,还让他们从身边的事例来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当我和学生读到“起初,我们对有些课余活动不一定感兴趣”这句话时,我适时抛出自己的观点:“有些活动,同学们不一定喜欢,但是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这时,多数学生产生了质疑:“为什么呢,老师?不是说课余活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或尊重父母的意见吗?”“为什么您让我们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呢?”……我随即在PPT上出示了课本上的这句话:“它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能培养我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即使是不感兴趣的活动,如果有价值和意义,我们也要认真面对。

接着,我列举了一些学生们可能“不太喜欢”的课余生活:1.学做饭,去做饭,可以给辛苦了一天的父母带去关爱和温暖;2.洗衣服,帮父母洗衣服,可以为父母服务;3.自发组织成立“环保小卫队”,在社区里打扫卫生,可以团结合作、服务社会;4.课余收集整理自己用不到的物品、图书,打包捐给贫困山区的儿童……

在听我讲完后,学生们频频点头。但是,我知道,思政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道理内化为做人的导向。如果不及时在实践中验证,课堂上讲的知识就会在课下烟消云散。于是,我立即布置了如下作业:1.学做一顿饭(必做题)。2.每个社区的学生自发组建“环保小卫队”,自选队长,深入小区的角角落落,捡拾“白色垃圾”(选做题)。

对第二个实践作业,我要求学生立即组建自己小区的“环保小卫队”并推选出小队长。5分钟后,“环保小卫队”就组建成了,小队长也推选出来了。这时,我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九页的“课余生活中基本要求”:“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应该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活动规则。这些都是基本要求。”我还把它作为每个小分队的“活动纪律公约”。

实践作业布置下去了,离周末还有两天。我想:在这两天里,我不能再去提醒、嘱咐学生了,而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把这件具有极高社会价值的大事记在心里了。

周六上午,我正在家里忙自己的事,手机微信的提示音不停地响起来。原来,是学生及其家长向我汇报“环保小卫队”的活动情况。这项实践作业得到了部分家长的支持,他们自发地跟着孩子拍照。我的心被触动了。学生和家长们对这种学习的需求是多么迫切啊!我决定把思政课中蕴藏的实践性作业挖出来。

到了下一周的课堂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学生:“周末,你们参加活动时,天气热不热?”

“热!热!”一阵响亮的回答声冲击着我的耳鼓。

“任务完成时,你们累不累?”

“累!”又是一阵强大的声浪袭来。

我这时趁机总结道:“同学们,在公益活动中,你们虽然感到热和累,但收获的是社区居民的称赞,是自己能为他人带来美好生活时的自豪感。这样的课余生活是有意义的,它能创造社会价值并体现个人价值!”然后,我以“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为主题,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

到这里,这次实践性作业使思政课上的教学内容完全得到内化,并起到了思政育人的效果。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