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多元搭梯,助力学生成长 开展教学有效指导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图片新闻 加强学法指导  开展有效阅读 民间艺术进课堂  文化育人效果好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教学尝试】

多元搭梯,助力学生成长

□ 纪青

单一且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活动只能依靠教师的“投喂”,学生不能主动探究知识之间深层次的逻辑建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数学知识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要求教师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兴趣点多维度设计教学,为数学学习开凿阶梯,让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多元呈现中建立数感。思维是人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和过程,站在思维最前端的是感知。数感是感知的重要体现,需要感官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观察、注意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资源,进而生成新的认知。多元呈现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数学知识的属性和特点,选择契合性强的呈现形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多媒体强大的穿透力,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关注,铺垫思维启动,从数感培养出发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引线,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多维动力支持。

教学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相反数》一课时,我先用一个实例引发学生的思维波动:“请大家仔细观看,‘我’所站的位置是哪里?王华和王明这对双胞胎的座位有什么特点?”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自己观察。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从什么角度思考,学生都要从位置、数字的层面出发解决问题。很快,学生就摸索出了规律。这时,我引导学生以数轴呈现的方式进行深一步的观察和思考。因为有了前面的步骤作铺垫,学生的思维得以快速调动,对数字的敏感度更强。学习活动要想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感兴趣,形成基本的感知能力。教师不妨从数感培养着手设计教学活动,为数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让学生边感知边识记、边识记边思考,进而拥有数感。

信息归类中疏浚思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会过于注重求同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思维定式。而思维定式是单一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思维惰性,严重阻碍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要想打破这种传统思维定式,必须创新教学形式,改变课堂引导方式。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点,对多重信息进行分类,自主探研知识,从中寻找其共同属性和个性特征,在多元探索和类推操作中发现规律,构建系统的学习框架,从而使课堂教学步步推进,顺利走向成功。

教学《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我先给出不同类型的图画,让学生在观赏图画的过程中生成基础感知能力,精准把握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逐步形成认知共识。由于趣味化的图画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的参与热情极高。在这个过程中,我贯穿概念解析,让学生以对比的形式梳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借助问题指引,学生很容易找到知识间的关联,联想思维逐渐生成。

过程展现中生成能力。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对知识进行深加工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而学生思维的启动、能力生成都需要有足够的诱导力作支撑。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引者和宏观掌控者,教师要为学生指引学习探研的方向,启迪他们的思维路线,并将思考过程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分析、剥离中让学生展开多元分析比对,提升思维维度,让数学学习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课时,我给出例题,让学生在思维的驱动下主动梳理知识,自主探索解题方式,构建解题模型。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将解答过程呈现出来。面对例题,学生需要抓住多重信息,进行细致分析并对其进行整合才能触摸到知识的内核。在多元化的讲解中,学生的思维被带到特定场合中,梳理、分析、对比、表达,学习过程呈现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转化能力,而且是思维层级的升级,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洗礼和历练的机会。

思维活动是能力驱动的体现和载体,让学生在多元呈现中建立数感,在信息归类中疏浚思维,在过程展现中生成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步步攀高,最终步入成功的殿堂。

(作者单位:商河县新航实验学校)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