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与探究
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不仅事关育人质量,而且事关乡村是否后继有人、年轻人能否留在乡村、乡村文化能否赓续、乡村产业是否振兴等方面,是市域、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山东省是全国唯一的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潍坊市则是全省唯一的示范市。在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进程中,我们通过制度创新,积极发挥引领作用,蹚路子、建机制、出样板,努力给出乡村教育振兴的“潍坊答案”。
一、乡村教育振兴处在新起点
今年,借助省级乡村教育振兴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创建,潍坊市坚持先行先试、大胆实验,从办学机制、人事制度、教学管理、评价机制4个方面突破,努力蹚出乡村教育振兴实践新路径,有关做法多次受到推介推广。
(一)以办学机制改革推动优质均衡。投入1.65亿元,改造提升89所乡村学校、250所乡村幼儿园,完善运动场地、学科教室、图书、桌椅等设施。建立“14+14+31”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教育强镇筑基试点模式,全市8个县(市)实现全域试点。深化“一校长多校区”改革,发挥特级校长等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建强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乡村中小学425所、幼儿园834所。
(二)以人事制度改革激发队伍活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城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达2469人次,新建、改造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53套。实施乡村领军校(园)长培育工程,加大“85后”“90后”优秀年轻校(园)长选聘培育力度,激发乡村校(园)长队伍治校办学活力。
(三)以教学管理改革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特色乡村课程,发挥乡土资源的育人功能。推广联片教研模式,427名市、县教研员联系乡村学校,以学区为单位开展送教助研,实现全覆盖。借助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所有乡村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率达100%,出口带宽在1000Mbps以上,为乡村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撑。
(四)以评价机制改革提升办学品质。组织专业评价机构、评价团队,开展教学、教研和管理评估诊断及过程监管指导,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完善督学评价机制,149名市级督学包靠140个镇街,每月深入乡村学校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深化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促使乡村学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二、乡村教育振兴面临新问题
尽管潍坊市在乡村教育振兴方面起步早、基础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对标上级新要求、乡村振兴新需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教育强国新标准,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
(一)基础不牢。潍坊市作为乡村振兴“三个模式”的发源地、全省唯一的乡村教育振兴示范市,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应有新作为,乡村学校应有新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对比城区学校,全市乡村学校的资源配置还处于劣势,仍存在短板与不足。全市1003所乡村幼儿园中,495所使用平房校舍,338所不具备提供午餐、午休条件,314所服务半径超过1.5公里,未配备校车;438所乡村中小学中,107所仍使用平房校舍,142所仍使用简陋水冲式厕所,182所未配建食堂餐厅等。乡村学校办学现状与乡村教育振兴标杆形象不符,亟待进一步改善提升。
(二)质量不高。对比城区学校,乡村学校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学生活动相对匮乏,受制于学科教师不足等因素,国家课程仅能够“开齐开全”,距离“开好”仍有差距。例如,城区学校平均开设5—7门校本课程,涵盖书法、乐器、绘画、足球、人工智能等;但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平均仅能开设2—4门,且开设水平参差不齐。受学历、经历、理念等因素影响,乡村家长在育儿方式上与城区家长有差距,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在育人上存在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育人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样态不活。与城镇地区教育相比,乡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表现出落后性和滞后性,整体管理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乡村学校受限于办学规模,在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短板,现代治理体系尚未构建,办学机制僵化问题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教管办或者乡镇中心校效能发挥不明显,乡镇驻地学校辐射功能需进一步加强,在资源统筹、一体化管理等方面亟待提升。
(四)支持不够。乡村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除资源条件外,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作支撑。由于县级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农村园规模偏小等原因,目前仅有镇街中心园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没有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导致无法核编。全市6442名乡村公办园教师中在编教师(含控制总量人员)仅2575名。从年龄结构看,全市乡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突出,50岁以上占比35.05%,年龄大、学历低、知识结构老化。据测算,全市乡村学校共短缺各类学科教师822名。
(五)动力不足。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留住人,一方面要留住教师,另一方面要留住学生。受城镇化进程影响,大量学生随着家庭的迁移流往市区、乡镇驻地,全市乡村中小学生进城率超过60%,且每年新增1个百分点。从乡村小学一年级学生人数以及占全市一年级学生比例看,2016年为21732名,占比24.28%;2021年为21807名,占比18.18%,下降6.1个百分点。初中学段生源流失问题也不容忽视,2019—2021年,乡村初一新生人数较同年小学毕业人数分别减少6316人、7257人、8852人。因父母工作等原因,这部分学生大多随父母到县城、市区初中就读,导致乡村初中生源流失。
(六)融入不够。乡村的精神寄托在乡村学校,乡村文化的传承也依靠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也应当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还存在脱离现象,没有充分发挥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的作用。部分乡村教师乡土文化素养不足,工作和生活仅限于学校范围,难以融入当地乡村生活。乡村学校与村落分离,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脱离,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发展。乡村教育评价标准城乡趋同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不利于乡村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三、乡村教育振兴需要新突破
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将乡村教育振兴放到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去思考,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建设更好潍坊的目标相一致。总结起来,重点应当是“四个结合”和“六个创新”。
(一)深度推进“四个结合”
与乡村振兴战略和“三个模式”提升相结合。潍坊是乡村振兴“三个模式”的发源地,创新性开拓了以机制改革驱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获得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点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教育既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乡村的重任,又承担着凝聚文化、留住乡愁的使命。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要传承和发扬“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教育振兴的“潍坊模式”,走出一条以机制创新驱动乡村教育振兴、助力教育振兴乡村之路。
与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必须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为县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乡村教育,发挥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留住人气、防止外流,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确保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与优化基层社区治理相结合。乡村中小学校是乡村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是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基层社区治理的关键阵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乡村中小学校和闲置的乡村教育资源,推动场馆设施、教学师资、图书资源等开放共享,建设一批“村史博物馆”“流动电影放映室”“乡村书屋”等公益场所,将乡村学校建设成为文化高地,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
与加快教育现代化相结合。建设教育强国,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坚持党对乡村学校的全面领导,按照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要求,建强党支部,配强党组织书记,完善乡村学校“四会一章程一核心”现代治理结构,不断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现代治理水平。
(二)着力推进“六个创新”
在办学体制上创新。按照“县域统筹、镇域一体、城乡共建、合作共赢”的原则,实施强校扩优行动,深化“一校长多校区”“教育集团捆绑式发展”办学机制,推动教研、人员、资源等深度沟通交流。完善城乡共同体机制,推动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实行一体办学、协同发展、分类评价、综合考评,推进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学校联盟机制,成立乡村学校发展联盟,落实特级校长与乡村学校“一对一”帮扶机制,引领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强镇筑基行动,加大县域统筹力度,建强乡镇驻地学校、幼儿园,实行“一校多区、一园多点”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教育资源管理使用效益。
在育人质量上创新。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引导学生厚植爱国爱乡情怀。调整乡村学校教学关系、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堂样态、创新实践活动,实施项目化、生活化、课题式学习,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健全“行政+教研”一体推进机制,确保每名乡村学生都有艺体特长。发挥乡土资源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地域产业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劳动实践基地,提升乡村劳动特色教育水平。成立乡村学校教学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合作联盟,全面落实教研员联系学校、幼儿园制度,发挥教研引领作用。
在人才队伍上创新。打造一支扎根乡村、结构优化、专业性强的乡村师资队伍,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抓住乡村校长队伍关键,选优配强乡村校(园)长,遴选一批城区年轻后备校长到乡村学校担任校长,推动中小学校(园)长城乡交流轮岗制度;深入实施乡村校(园)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乡村名校长培育选树,提升乡村校(园)长专业化水平。夯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乡村青年教师成长行动,建立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和保育员全员培训机制,县级层面设立乡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全力保障乡村教师学习成长需求。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三定三聘三评”改革,建立健全以课时量和工作实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动力机制,激发乡村教师的从教积极性,确保“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在家校社共育上创新。深化乡村学校与村居(社区)融合发展,完善教育惠民服务网制度,强化村居(社区)家长学校、教育服务岗、学校“家长驿站”等阵地建设,将教育公益服务延伸到每个家庭,把家庭教育送到田间地头。加强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建设,开齐开全家长课程,常态化开展“父母大讲堂”“家庭教育乡村行”等活动,提升乡村学校家长的育子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好各级家委会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惠民一码通”智能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生及家长诉求“码上问、马上办”机制,畅通乡村家长诉求通道。
在特色创建上创新。培育多彩乡村课程,发挥乡土资源育人功能,“一校一案”开发特色乡村课程,因地制宜打造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路线,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实施乡村教育数字化提质计划,加快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开齐开好信息技术、编程、人工智能等课程,厚植乡村学生信息素养。实施乡村校园文化提升计划,深入推进“五清三提”,着力实现校园绿化提质、美化提效、文化提升,努力争创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温馨校园。健全乡村学校办学质量、乡村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机制,按照“规范+基础+特色”原则,构建乡村学校、幼儿园评价要素模型,促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在服务大局上创新。发挥乡村中小学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作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教体活动和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充分利用乡村闲置教育资源,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乡俗文化和工艺传承室”“复兴少年宫”等公益场所,提高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立足“产业留人、人才兴教”,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县域内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优势,助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支持职业院校建设一批体现乡村文化特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民间传统技艺专业,培养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民间技艺紧缺人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三个模式”提升。
(井光进,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潍坊一中党委书记;马娇,潍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