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秘密 为何说是火热的军营 乡村教师的妻子 葬 玛瑙泉 雪再大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路 “四合院”的旧时光 大漠轮台诗隽永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四合院”的旧时光

□ 袁宝霞

周六,我们“四合院”微信群里收到袁老师发的一条通知:“周日中午,我们四家一起聚餐,一个也不能少。”

周日这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这绵绵春雨给我们的聚会增添了几分诗意。袁老师做东,点的菜非常丰盛,我们边吃边聊,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武老师的爱人云姐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为了这次聚会,她还特意作了一首诗呢!

“回想当年/缘分让我们相识在青年/你家我家大家一家亲/忙东忙西凝聚一家人/朝气蓬勃的年华里/我们彼此眷恋相依相伴/孩子们的笑语欢言时常在耳边/长忠哥的厨艺人人称赞/二十载的风霜雨雪/虽然老去了容颜/却浓郁了真情实感/我们相约/一年一聚的誓言不变。”

听着云姐甜美的朗诵声,时间仿佛又回到20多年前,我们一起在校园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当年,我们的“四合院”就是校园里的家属院。校园里有三排红砖瓦房,西边两排是教室和办公室,东边一排在操场北边的是家属院,住着我们8家。每家住的都是一间半的房子,面积虽不大,却很温馨。家属院外有一个共用的水管。孟老师的丈夫王哥是大家公认的模范丈夫,经常在水管旁择菜、洗菜、洗衣服等。如果谁家做好吃的了,一墙之隔的邻居们都会闻到。嘴馋的孩子们会循着香味跑过去品尝,像在自家吃饭一样,常常吃得小嘴油乎乎的才回家。

校长的爱人喜欢养花,他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孩子们常跑到他家去看花。下班后,我喜欢在操场上带着孩子散步,有时和其他教师聊聊家常。我们亲如一家人,感觉生活在这里很温馨。

最难忘的就是暑假的快乐时光了。家属院前操场中间有一棵一抱粗的大杨树,笔直的树干,茂密的树冠像一把遮阳的大伞。操场东边有一个大花坛,月季花开得娇艳欲滴。大人们经常去树下乘凉、打扑克、下棋;孩子们经常在树下做游戏、打闹嬉戏,银铃般的欢声笑语至今仍萦绕在耳畔。特别是到了夜晚,这里就更热闹了。

范老师和她丈夫喜欢跳舞,每到夜晚就在杨树上挂个大电灯泡,树下再放个录音机。随着“咚嚓嚓”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俩人跳起了交谊舞。看着这优美的舞姿,大家也陶醉了。后来,这夫妻俩就当我们的老师,教我们先跳一些简单的舞步,如“八步”“十六步”“二十四步”等。我虽然在学校时学过一点舞蹈知识,但上班后也忘得差不多了。刚开始学的时候常常是记住脚下的步数,却不知道手往哪里放,有时也忘了跟音乐的节奏,结果弄得手忙脚乱、大汗淋漓。其他老师也和我差不多,后来越跳越熟练了。跳舞既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何乐而不为呢?那个年代,广场舞还没那么盛行,想想我们也时尚了一把,所以至今仍记忆犹新。假期结束,我们的校园舞会也就结束了。

后来,学校把原来的平房都拆了,盖了两幢教学楼,学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此,我们“四合院”的生活也就结束了。有几名教师退休后跟儿女去了外地定居,剩下我们四家也在校外有了自己的新家。

离开了熟悉的校园,刚开始感觉不适应,特别是孩子们都想念自己的小伙伴。后来,我们在小城住的这四家便约定每年一聚,俗称“院聚”。

如今,我们的青丝已染上白霜,皱纹爬满了眼角,这个约定也过去20多年了,但始终未变,年年相聚,年年欢喜。我们的友情也似一坛陈年老酒,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浓郁醇香,回味无穷。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