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凝聚时代新人培育的文化力量 让智慧教育在学校落地生花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 爱,是最好的成全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 从转变“小美盲”谈如何以美育德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教科论坛 】

凝聚时代新人培育的文化力量

□ 刘格菁 赵少华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实践指向。着眼于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锚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具体要求,并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又鲜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着眼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时代使命。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时代新人的培育,也需要凝聚坚实的文化力量。时代新人是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既是新时期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资源,又是对时代新人担负文化传承使命的现实号召。凝聚时代新人培育的文化力量,要站稳民族复兴这个基点、抓好文化自信这个重点、搭好文化传承这个支点、突出使命担当这个亮点,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时代新人的理论基础,以中华文明筑牢时代新人的精神之魂,不断推动文化育人工作向好、向前发展。

一、凝聚时代新人培育的文化力量,要紧扣内容挖掘,阐释好习近平文化思想,把牢培育时代新人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提炼积累的文化经验,蕴含着传统文化在各时代的精神基因,嵌入了对历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时代新人有深厚的文化理论基础,时代新人的文化基底也影响着文化建设中青年力量的强弱。凝聚时代新人培育的文化力量,要在内容上把好关,阐释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南,确保孕育时代新人的文化方向正确,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时代文化建设方法论,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激励时代新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坚守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凝聚时代新人培育的文化力量,要注重主体激活,提升时代新人文化自信,主动担负文化传承的时代重任

习近平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自成立以来,文化的发展境况从文明蒙尘到文化繁荣,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在文化建设中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积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荟萃百家思想文化的理论深度、集聚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情感温度而有独特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智识价值,构筑了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让它变得更为根本、广博和深邃,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精神动力。中华文明以其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展现出文化的广度,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的深耕践履展现着文化的深度,以一代代人民群众力量的滋养焕发出难能可贵的温度。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只有从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中汲取精神源泉,才能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时代新人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者,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积极传播者,担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文化使命,增强信仰中华文明的志气,擢升保护中华文明的骨气、融聚发扬中华文明的底气,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奋发有为。这种自信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而且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青年强则国强,只有时代新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以青年之力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凝聚时代新人培育的文化力量,要着眼系统建构,创新思政课的育人模式,提升文化育人的整体效能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继承,也是时代凝结的理论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进程中逐渐塑造和沉淀下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下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资源。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根脉和魂脉浸润人心、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道理和讲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第一课堂讲深道理,在第二课堂丰富实践,搭建文化场域的“大思政课”,创设良好的文化育人情境,聚焦实践主线,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案例激活对传统文化的实践创新,加强学校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好文化协同育人的网络平台,平衡好思政课与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性张力与互动性关联。文化育人作用的发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才能以最契合青年群体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育人效果。

(刘格菁: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少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