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表里巧对应  相映自成趣 学具巧牵引  思维多同频 以音感人  以乐育德 提升基本素养  争做“四有”老师 融生活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教学探究】

表里巧对应 相映自成趣

——对应思想彰显数学思维契合之思考

□ 吕颜丽

数学具有多重逻辑追求,教师在布设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理顺知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必要的。首先,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数学知识的有机体,数、形、图等要素是知识的不同“面”,它们互为表里、相互协调。其次,对应是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亦是高品质的教学思想,具有可操作的结构特质。这两个概念集合的牵引让数学学科的价值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敏感度,从而让学生在深度学习和分析中数学知识得以内化,迸发学习的智慧光芒。

其实,教与学之间也具有对应属性,各个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从表象出发,逐渐进入文本核心的渐进式探索过程,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关联属性。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建立对应意识,优化教学制约因素,尤其关注数形、形形之间的关系,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活动,找准切入视角,借助多重对应关系展开教学指引,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感知中获得鲜活的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更多学习认知及智慧。

数形对应启思维。数、形直接反映事物属性,是数学学科最显著的特点。数与形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表里,呈现出一一对应性。二者若被分离,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单薄;将其结合起来,能够起到“1+1>2”的效果。无论是以数解形,还是以形解数,都能够促使数形互为辅助,使之成为彼此的动力,帮助学生进入知识的核心。“数”相对复杂,考察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形”更加直观立体,着重培养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教师找准切入视角,从数形对应角度出发,变抽象为具体,对学习活动展开简约化处理,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敏感度,让其思维引擎自然而然地启动。

知识的学习、受纳、消化需要数形有机结合,以多种碰撞激发学生的深度探研热情,助力数形关系构建,实现数学教学逻辑具象处理。例如,教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时,为将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教师出示几张图片,内容的本质是10×2、11×2、12×2等,但却是以贴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图片后面的内容虽然省略了,但学生能够找到相关规律,完成贴画游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内涵,而且精准把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特点,可谓一举两得。数形对应让知识学习更加细致入微,学生逐步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规则,关联对接意识快速建立。

形形对应巧衔接。数学教材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一定是图形。图形相对直观形象,蕴含的信息量巨大,能够给人以立体化的感知和体验。学生看到图形,犹如进入了知识星球。文字、数字提供的信息,学生能够立马“抓取”。然而,图形是生动有趣的,学生必须在观察、比较、对应中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才能生成更深刻的学习体验。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乐趣。图形给人带来的体验是愉悦的,教师发挥图形功用,从已知图形出发,对未知知识展开推导,实现形形之间的多重对应。

形形之间信息要素的梳理、整合,让学生理清了数学知识之间的潜在关系,提升了其直观推导品质,使其顺利完成教学衔接。例如,教学《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对各个方位有精准把握,并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相关地点展开细致描述。位置往往是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为帮助学生厘清位置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教师发挥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对应性,将相关知识衔接起来。如,教师以教室为基点,将图形放在不同位置,学生进行对应性表达。完成知识吸收后,教师将学生推向学习活动最前沿,让他们自主设计活动,进行类化练习。学生在列举呈现和案例剖析的过程中,形形对应关系得到彰显。

图式对应显逻辑。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知识不是毫无章法地零散分布在人的大脑中,它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总结归纳部分现象,发现其共同点以及不同点,能为学生提供相关算式和公式。在“式”的指引和统领下,零碎复杂的知识形成特定规律,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简洁,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也会更加清晰、鲜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图”“式”各自优势,对其展开对接性分析,找到它们之间的对接点。

图式是结构化的抽象。面对大量涌现的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需要图式对应。如在教学《采摘节——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果品包装车间,给出关联信息。呈现信息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以文字形式展示出来的,而是借助一张张饶有趣味的图片。学生对各种零食有极强的敏感度,且在汉字中间夹杂数字,会使学生的感官被激活,快速捕捉信息,列出算式。案例分析中,掌握图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对应思想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学生会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原型。

数学知识互为表里,在相互关联和转化迁移中相宜相生。以对应理念为抓手,设置趣味鲜活的学习探知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质疑、分析,厘清各要素脉络结构,对相关因素进行关系分析。这无疑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彰显。知识之间的对应属性自然显现,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由肤浅转变为深刻,认知体系呈现出系统化、逻辑型。因此,教师有必要从传统教学束缚中挣脱出来,抓住学科知识间的纵横关联,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逐步生成。 (作者单位: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