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翻过自卑的高山 丁香结终解学生心结 “你要像大豆一样生长” 救治“扫兴”妈妈 青色之果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青色之果

□ 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湾林学校 林凡瑞

雨一直在下,天很冷。

我蜷缩在书桌旁发呆,在翻书打发寂寞时翻出一张贺卡来。这是十几年前的某个教师节,一个叫小严的孩子寄给我的。贺卡上没有祝福语,只是画了一幅夸张的自画像;自画像上,大大的泪珠成串地往下流,触及地面时竟变成了一个个青涩的橘子。他的“意象画”既幽默又伤感。于是,我开始想念起这个孩子来。

那是一个初秋时节,虽然也下着雨,但是天气不算太冷。我外出学习了一个多月,总算回来了。下了车后还要步行一小段路,我渴望回到家乡幽静的小屋,与妻儿重逢,让疲惫的身心栖息一番。那该有多么惬意!

这时,我的身后出现了“吱扭吱扭”的呻吟声。我的第六感官迅速作出判断,那一定是一辆负重的车子在倾轧大地,推车的应该是一个满脸胡茬的成年商贩。然而,我的判断大错特错。

“老师——林老师……”那低低的、怯怯的声音震动着我的耳膜。大脑中枢“挥斥方遒”,让我迅速转过身来。我顿时愣住了,这人竟是我昔日的学生小严,是他在推着车子卖橘子!

小严是我在一所乡村小学代课时教过的学生,他在上四年级时转到我任教的班。初次见面时,我感到他非同寻常:高出同班同学半头的个子,长长的头发,黝黑的皮肤,倔强的鼻梁,虎视眈眈、清澈又傲气的眼神,条理清晰却又恃才傲物的言辞……我断定他是一名不合群、软硬不吃的学生。

果然如此。小严总是那么孤傲、矜持,视自己为全能,视别人为草芥;视自己聪明绝顶,视别人傻瓜一个。他总是喜欢在同学面前张扬自己,他一口气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位,他用简便的方法算出“1”到“100”之内自然数的和……他总想通过这些来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

他不是一名守纪律的学生,经常以恶作剧来彰显自己的存在。他听课的时间不足20分钟,剩下的时间总是用来自习或搞小制作。面对他散漫的学习态度,我利用“冷雨冰雹扑面法”,冷不丁提问他一个难题。没想到,他竟然回答得非常漂亮,惹得全班学生都为他鼓掌叫好。下课后,我无意中发现小严在向同学炫耀:“这算什么?小菜一碟罢了!小学这几年,我从来没遇到过难住我的题。”尽管他每次、每科都能考出好的成绩,我仍然在表扬他这件事情上十分慎重。

有的学生是经不住批评的,而有的学生是不能承受表扬的。如果把学生比作气球,表扬有的时候会像氢气一样,使塑料膜膨胀,然后在天空飘荡,最终迷失方向。我向其他教师提议,在小严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有必要向他泼泼冷水。

小严毕业后,我送他离校。我说:“老师没有别的送给你,就送你几句话吧!你记住:聪明伶俐是你的优势,但如果把握不好,同样会变成劣势。你未来的最大敌人是骄傲、自负的性格。”他习惯性地搓搓手,淡淡地笑了。现在想来,或许他没有理解这番话的含义。

小严升入中学后,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同学和老师,更关键的是面对全新的教法,完全没有适应,成绩一落千丈,“威名”扫地。我听到这意外的消息,感到惊讶。后来得知,小严的中学班主任颇为爱才,喜欢鼓励学生,但不太懂得“因材施教”:她一看到小严表现出聪慧的样子,总是忍不住表扬他、宠着他;先后任命他做体育委员、副班长、团支书。可小严却在班主任的一声声夸赞中迷失了自我。他我行我素,故步自封,就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后来,开始叛逆和“无为”。他的升学考试考得很糟糕,最后名落孙山……

等到小严大彻大悟,为时已晚:他像一片云,而与日俱增的优越感是一股邪恶的风,把他吹向了迷茫的远方。当他跌入自卑的谷底时,已经没有了重整旗鼓的勇气,不敢再踏进那所既带给他荣耀又带给他耻辱的校门。

面对卖橘子的小严,我思绪万千。一个智商如此高的学生本来可以被名牌大学录取,却被自己的骄傲自大断送了前程。

秋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小严的头发已经被打湿了。他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欲言又止。最终,他弯下腰从驮筐里拿出两个青青的橘子,喃喃地说:“老师,我对不住您,我没能记住您的教导……我爸身体不好,做不了重活,我只好批发一些橘子到处卖卖,也能赚一些钱。今天还剩下几个青果,您拿去吃吧。”说完,他就推着车子走了。

望着他的背影,我潸然泪下。我多么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爱吃橘子,都来买他的橘子呀!我多么希望他把平凡的生活种出诗来。但是他能做到吗?正想着,我手中的青果突然落地了,有一种伤感的思绪涌上心头。

后来,他就给我寄来了那张贺卡。那张无字的、意蕴深刻的贺卡值得我永远保存,并常常回望、再回望。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