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翻过自卑的高山 丁香结终解学生心结 “你要像大豆一样生长” 救治“扫兴”妈妈 青色之果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身正为范】

救治“扫兴”妈妈

□ 荣成市世纪小学 孙秋月

我的妈妈有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每当全家决定出去吃饭时,她总是说:“外面的饭不卫生,我们还是在家吃吧!”她的话立刻浇灭了全家人的兴致。当我晚上兴高采烈地和妈妈分享班里的笑话时,她总是说:“上课时,你应该专注学习,不要做没用的事情。”她这么一说,我的兴奋劲儿立刻就消失了。某次,我考试得了A级后回家和妈妈分享,她问我:“还有谁也得了A级?”当她得知还有几名同学也得了A级时,她立即说道:“你要继续努力,不能被他们超越。”我的心情立即变低落了。

渐渐地,我不再和妈妈分享我与同学之间的故事,也很少跟妈妈交流,因为她总在我最快乐的时候给我泼冷水。我和妈妈之间的沟通变得非常淡漠、乏味。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她都会用否定的方式迅速结束对话。这种扫兴的魔力就是我妈妈的特殊影响力。

这段文字摘自学生小哲的作文。读完他的作文后,我了解了聪明的小哲总是缺乏自信,原因是他有一个会扫兴的妈妈。小哲还很小,难以承受妈妈的长期“摧残”。为了“拯救”小哲,我决定先“解救”这位总是扫兴的妈妈。

家长开放日那天,我特意邀请小哲的妈妈来学校。在当日的活动中,小哲看上去明显比其他同学更加内向、缺乏自信。我希望小哲的妈妈能注意到这一点。

果然,开放日结束后,小哲的妈妈找到我,表示她没想到小哲在学校里会表现得如此不自信:“看到他唯唯诺诺的样子,我很失望!我希望他自信地表现自己。” 我回应道:“自信是需要逐渐培养的。小哲其实很优秀,但是家校双方都要努力才行。”

小哲的妈妈承诺她会努力做到。于是,我将小哲的这篇作文给她看。“你看,小哲写得非常好!他准确地捕捉到了你的特点,写得很生动。他还分析了你的性格。”小哲的妈妈读罢流下了眼泪,感叹道:“我只是希望他能做得更出色,没想到给他带来了伤害!”我说:“如果你一直打压和否定孩子,就会逐渐让他变得敏感、缺乏自信,总是不自觉地考虑妈妈对他的评价。你的标准成了他做事的准则,他没有自己的主见了。这样做,你怎么能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听了我的话,小哲妈妈点点头。看到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说:“今晚,你回家后和小哲谈一谈吧!最好举行一次家庭会议,你要进行自我反思,并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让小哲监督你改变。否则,小哲会离你越来越远。”小哲的妈妈点点头,表示她会努力改正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作“煤气灯效应”,指的是在长时间的心理摧毁下,人的认知不断被破坏。当小哲试图与妈妈分享喜怒哀乐时,她却用负面评价打击他。这样的“扫兴魔力”摧毁了小哲的热情。小哲妈妈之所以说出这些压抑小哲兴奋的话,本意是希望他冷静下来。但是,结果是传递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观念,让他觉得自己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压抑自己。

作为父母、教师,我们应常常肯定、鼓励和支持孩子。当孩子与我们分享快乐或悲伤时,我们要与他产生心理共鸣,分享他的快乐或悲伤,引导他按照内心的感受行事,学会理性评估和分析他所做选择的可能后果。我们既不能让孩子感到扫兴,也不能“捧杀”他,适度关注和支持才是最好的。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