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课程成体系 非遗驻校园 队伍有干劲 努力探索全环境立德树人综合实践育人体系 勇于探索 圆梦科学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勇于探索 圆梦科学

—— 浅谈小学生科学教育

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小学 杨承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谁占领了科技高地,谁就将引领世界。国家非常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作为科技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经过多年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做好小学科学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呵护好奇心,激发探索热情

有好奇心就想探索,热情是维持探索的动力,因此,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是小学科学教育的第一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都有一双渴望探索发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诸如日出日落、雪花飞舞、月盈月亏、潮起潮落等都会引发他们的关注和探究,他们会提出许多漫无边际、超乎想象、匪夷所思的问题。对此,教师要精心呵护、耐心引导,及时对他们投以赞许、惊喜的眼神,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热情。这种热情正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可贵的原始动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点燃科学兴趣

好奇心和热情往往短暂且盲目,使之成为学生长久且有目标的兴趣爱好是科学教育的又一个重要任务。如果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加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一些抽象、僵硬的研究对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兴趣,无疑是锦上添花。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也说过:“真正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科学课有兴趣,才会有学好科学的持续动力。

人类的认知规律是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在精心筛选学生典型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和设计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界中与学生密切相关、能够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欲望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一堂课的开始讲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导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利用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进行导入。

三、尊重奇思妙想,撒下创新种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尊重他们的奇思妙想开始。面对教材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有多种答案,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科学探究中,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除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外,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面对学生的不同猜想,教师要先鼓励、赞许,再引导。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李政道也说过:“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而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顾及学生的直觉思维,将问题藏于情境中,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消除其恐惧感。

四、重视参与程度,培养实践能力

未来的科学探索不可能单打独斗,必然是团队合作。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将其作为科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团队意识、集体主义思想植根于他们心中。在科学课程的问题讨论、实验等环节中,可以分组进行,尝试让他们在组内完成讨论、计划、分工等工作,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分工,确定各自在实验操作中的任务,让学生认识到合作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认真、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培养实践能力,不是培养单个环节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索全过程的能力。科学探索全过程应该包括: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开始制订计划;在设计和制订探究计划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碰撞;在交流研讨中逐步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分工合作,形成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增强探究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在实验中怎样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研究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等等。在全过程中,教师观察并适当适时介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及时了解各小组的探究进度,对出现的问题要注意点拨,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可圈可点之处,教师应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以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当然,当“计划”遇到“变化”时,教师要审时度势,“变”与“不变”都需要以人为本,尊重事实,不要牵强附会。

五、善于总结成败,师生共同提高

总结是积累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的必要环节,只有勤于总结、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走向胜利。科学课程的总结应该是对教学实践全要素(包括参与的所有师生、所有环节、实验环境、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等)的总结。

要求学生总结、鼓励学生总结是每名科学教师的职责。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离不开归纳与整理,这是从个别到普遍、从特殊到一般进行逻辑推理的科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科学规律、达到科研目的。教师要肯定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并且指出优势和不足,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验成功了,要真正理解成功的原因,而不是仅仅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失败了,要总结出失败的原因,为下次成功汲取教训。虽然“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无谓的失败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打击学生的探索热情。

教师习惯去要求学生,常常忽视了自身并不完美,面对科学课的教学,老教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新教师容易经验不足。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科技强国的重任,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为民族复兴的伟业贡献一点儿微薄之力。

总之,加强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科学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