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言语生命的绽放与元学术的本体论叩问 中小学读书行动不能搞“一阵风” 图片新闻 生活之趣 让诗书之光照亮你我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言语生命的绽放与元学术的本体论叩问

——潘新和《破执:治学知行录》的启示与思考

□ 谢慧英

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精神更生,离不开学术研究提供的知识、观念和思想的再生产。人文学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思想的创造者,其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时代思想的品质和精神的高度。从现代语言—存在哲学的角度看,“言语”是人的物种特性,只有成为“言说者”,经由生命性的言语表达,才使人成其为人。对以思考和言说(写作)为天职的学者来说,其言语生命的实现应在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在学术研究层面对研究对象的言说,即言说“他者”;二是在生命存在的意义上对“自我”的言说,也就是对本真生命的言说。遗憾的是,大部分学人终其一生都碌碌于所谓的“做学问”(言说“他者”),竟然无力或者并未意识到应对自己深入做一番观想,留下关于“自我”的言说,唯其如此才真正抵达了本己生命之存在。

潘新和先生新著《破执:治学知行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9月版),敞开了学者言说“自我”的一个崭新而令人神往的广阔天地:对人生的精微体察和反思,对美好人间温情的回味,对父母亲朋、师生同道醇厚情谊的感恩,对生命和存在的深沉体悟和思索,对社会现象尤其学界病状的洞察与针砭;尤其是对自身学术探索、学理创构的步履轨迹、心路历程、甘苦得失,从中梳理追绎学术创新的理路和经验,对学问之道和学者之道的探叩与发现……作者的笔致自然天成而清雅晓畅,句句出自肺腑,修辞立诚;语语如在目前,直入人心。感性的丰沛和知性的通透相宜相洽,我们也由此领略了一个当代学者血肉鲜活、独具一格的精神气象与思想脉动。

该书源自作者内在言语生命的自然涌动,作者自谦本书类乎率性“涂鸦”,写法“无一定之规,信马由缰,叙事、说理、抒情……博采兼容而折中之”,最终成了“不伦不类的模样”。然捧卷细读则会发现,这种杂糅性的话语风格和跨文体的“书体实验”,盖因它超出了常规学术著作或述学自传的体式规定,非如此不能涵纳其丰富性及开放性。该书以言语生命的拓升为指向,主脉络是对其学术研究生涯的反思,反思言语人生经历、动机、因果、价值观,探寻精神生命成长、发展轨迹、规律,涉学术师承、学者生态与学术“原创性”(整合的原则)等,是作者学术演进史、治学心灵史的自我梳理和研探,其精义所在,实乃对学术研究方法论的提炼与学者学的探叩。

这本书为作者本人所看重,称其为“学术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三部曲”分别是“照着讲”的《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中国语文学史论》,“接着讲”的《语文:表现与存在》,“溯着讲”的《破执:治学知行录》。无论是“照着讲”(积学治史)还是“接着讲”(理论创新),潘新和先生治学始终以“破执”为务。先是“照着讲”——潘新和先生拒绝陈陈相因,既入乎其内,更须出乎其外,凡所读所言必经自己甄辨、思悟、寻索,以“我”观物,慧眼独具,故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打破习见的执念和思维惰性的框束。继之“接着讲”,潘新和先生以“言语生命动力学”的新语文本体论,破解了一个世纪以来笼罩在语文学界的历史魔咒,实现了语文论范式的转型与重构,开启了语文学新纪元——这一“破执”是意义重大的理论创构,为语文教育的前瞻性发展彰明方向和路径,可谓居功至伟。

此次新著则为“溯着讲”,是作者治学历程的再一次“破执”,是在“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状态下又一次全新的学术探索与独创。本书是作者言语生命强大动力和能量的宝贵结晶,是作者多年来崇奉的成就“立言者”信念的躬行实践,是作者言语生命性的尽情绽放。本书所触及的问题还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其重要性至少有三个方面。

其一,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个案,它可开启我们对当代元学术本体论的深度反思:本书的主脉虽是作者对其治学生涯的反思追绎,但内在义理则关乎学术研究何为、学者何为、学问之道的应然、学者精神的内核以及学术传统的赓续更新等元问题的沉思与寻索。而这些对本原性问题的探究,大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基本是缺席的,尤其是在当下“数据为王”的学术生态中更遭遇了集体性的遗忘。1000多年前,古代学者已有“原道”“征圣”“宗经”的自觉传承,今之学者大多却忘了学问之道、学者之本而陷于迷执。潘新和先生的大著振聋发聩,提醒我们返归这些元问题的起点。这也是新时代学术创新首要面对的“破执”之急务。

其二,上述元问题也应是每位学者的基本问题视野,是照亮学者精神生命的灯塔,是培植学者言语生命力的元气之基。作为天然的“立言者”,学者自身首先应该成为一个真力弥满、生命充盈的人。“立言先立人”,非得有超越世俗功利的胸襟与眼界,以务本求真的使命感和赤诚心治学问道,才能有所创获。潘新和先生治学的言语人生历程,正是学者言语生命品质不断超越、积淀和升华的典范。

其三,潘新和先生的著作启示我们:“破执”,理当作为每位学者构筑言语生命的信条;对“破执”之道的追索,更应成为寻求新时代话语创新、理论创新的基本信念。唯此方可摆脱理论“失语症”和“后殖民”话语的困境,实现中国学术主体性的重建。

在越来越规范化、刻板化、空心化的学术文风潮流中,这本书别开生面,流淌着生命自性的诚朴、敏锐和达观,文字里含蕴着真心、真情、真意、真知、洞见、血肉和灵魂。阅读的过程如同与一位坦诚睿敏的智者结伴同行,一路聆听他的娓娓叙说,体悟他求学问道的心灵之旅,关于治学的门径和生命的思索如电光火石一般,常让人有豁然顿悟的灵醒,一位学者性情、勇气、眼界、智慧、胸襟和关怀赫然在目。

身处浮躁功利的信息化时代,人文学者不能错过这样一本书的精神洗礼,或由此开启自己言语生命课题的思考与追问。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