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我与学生的“专属定制” 推开家门  打开心门 图片新闻 小小贺卡寄深情 小毽子引发的“自辩”教育

第8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8

推开家门 打开心门

□ 东明县马头镇陈寨小学 李伟伟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桃一李亦芬芳。作为乡村教师,面对村里那些特殊家庭中的特殊儿童,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爱去走进他们缤纷的童心世界。

真诚接纳

学生明明,成绩名列前茅,但是眼神里总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裤子膝盖处被磨出的“两只大眼睛”尤其引人注目,身上异味严重,同桌经常来办公室提出抗议。我很诧异:什么样的父母能把孩子照顾成如此模样?带着疑问,我敲响了他的家门,想了解这个孩子更多的故事。

接待我的是明明的爷爷,爷爷上了年纪,满脸沧桑。了解完情况,我才知道,明明妈妈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去世,爸爸再娶,多年前已定居外地,年幼的明明和爷爷相依为命。怪不得明明在作文里经常写到妈妈。顿时,我感到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最后,爷爷说道:“家里就这样的条件,我文化水平有限,根本辅导不了他。令我欣慰的是,孩子每天晚上吃完饭都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照顾孩子顺利考上大学……”

明明不经意间跑过来,塞给我两块糖,开心地说:“李老师,你吃,可甜了!这是我姑上次来带的,我一直没舍得吃。”接过他的糖块,我笑了,但是笑着笑着眼泪却打湿了眼眶。

“明明,你有梦想吗?”“有啊,我想考北京大学,我想去北京。”这一刻,我觉得他像高山上倔强的格桑花,向阳且生命力极强。临走时,我嘱咐爷爷一定要保重身体,好好培养孩子。摸遍了口袋,我在身上仅找到200元现金,悄悄放在了堂屋的桌子上。

交流共情

学生万万,父母离异,平时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对孩子疏于管教,导致他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差,成绩急速下滑。我多次和万万的爸爸沟通,但他表示有心无力。

我决定去万万家一趟。还没进家门,我就听到大鹅在万万家的院子里“引吭高歌”,大黑狗围着木桩“汪汪汪”地叫个不停,奶奶热情地把我拉进了堂屋。据奶奶介绍,万万很少主动看书学习,每天完成作业拖拉、马虎。遇到不会的题时,她也只能进行简单的辅导,多次讲解孩子还是听不懂时,就对孩子严厉训斥,有时还会动手。万万完成作业后,喜欢看电视、玩手机,对奶奶的劝阻充耳不闻。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和万万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告诉他看手机、玩游戏的危害,并和他拉钩约定:远离电子产品,课余时间多读书、多运动,让奶奶省心放心。我还鼓励他,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任何时候都可以向老师请教,不要让难题越积越多。此外,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也可以及时找老师倾诉,把老师当成妈妈,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一直在。万万惊愕地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感动,那是在我严厉的训斥后很少看到的柔软。

天色渐晚,走出他的家门那一刻,万万的奶奶执意送我一兜鹅蛋,被我婉言谢绝了。她拉着我的手,在村口送了又送,仿佛我不是家访,而是来拜访亲友。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和肯定,让我忽略了满天星斗,忘却了一身疲惫。

站在乡村教育讲台的第五年,每天往返70公里,面对班里45%的留守儿童、20%的单亲家庭子女,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有心酸、有难熬,更有成长。家访不仅仅是一场温情行走的教育,更是一次心与心的沟通。穿越冬日寒冷的村庄,只为那一颗炙热的初心!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