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健全人格教育  促进心理健康 基于词义猜测的英语教学实践 “活化”历史人物绘出历史韵味 运用教材插图提升语文素养 展武术之精魂  扬文化之自信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教学探索】

展武术之精魂 扬文化之自信

——小学体育融入传统武术的多维探索

□ 任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最持久的力量。”武术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不仅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而且精神内涵异常丰富深刻。将武术巧妙地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让学生对武术知识有更多了解,磨炼学生的思想意志,将传统文化的价值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无疑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小学体育具有独特属性,关涉维度较广,对学生运动素养以及意志品质的提升有积极帮助。要想最大限度发挥体育的功效,在教学引导中,教师不妨大胆创新,从力量、速度、灵敏性等多重维度着手,将武术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调动他们合作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其运动意识的觉醒。

多重示范,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武术的呈现需要借助具体的动作套路。多元化的武术动作给学生带来的感官体验是丰富的。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思维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逐步感知武术的动作要领。因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发挥武术动作的套路优势,在动作示范展示中彰显传统武术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动作示范可选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完整动作演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接学生的兴趣点,借助多媒体展示武术动作套路更能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感知和体验。

例如,扎马步是武术的基本动作,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想做得标准、规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可以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武术演示的宏观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其基本动作再进行具体示范。教师从扎马步这一最基础的动作着手,展开示范,同时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分析,解说技术要点。有了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迸发。

动作精讲,让学生感受武术运动精髓。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技艺高超,无论是防护特征还是攻击属性都异常显著。这些动作技术要领不是随意摆弄展现的,而是具有编排规律的,系统性极强,且极富艺术美感。要想让学生对踢、打、摔、拿等动作套路有精准完整的把握,教师必须以具体动作要领为基点,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欣赏动作过程中,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身心融合,沉浸于武术动作鉴赏中,感受运动的精髓。

动作技术是武术的外化体现。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抓住外在的技巧方法展开分析,而要拓展开来,从武术攻防技击内涵深处出发,展开深度剖析、引导。武术中手型的操作是丰富的,有拳、掌、勾等基本打法,具体操作时又包含不同的形态。教师将知识阐述与示范剖析相结合,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从内质角度感知武术动作的要领特点。

内涵解读,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武术不单单是动作线条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内涵的感知。将武术动作融入小学体育教学,锻炼他们全身的肌肉和关节,这只是表象。二者相互融合渗透,最根本的是让学生在习武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小学生运动基础较为薄弱,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呈现差异性,很难精准把握武术的精髓。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从武术精神内涵层面出发,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收获崭新认知,在提升武术动作学习品质的同时稳定心态,培养其坚韧不屈的精神。

武术有多重内涵,教师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在引导学生感知、体悟动作技巧的过程中,形成主动思考意识,触摸武术底蕴。学习武术防守招式时,学生不禁提出疑问:“学习武术的目的应该是进攻,怎么还有防御呢?”教师结合具体动作进行讲解,将武术精髓渗透进去,让学生在掌握武术动作技法的同时明晰武术的精神气质。

体育教学融入武术已经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鉴于小学生对武术缺乏深刻认知这一现状,教师要从武术本身特性着手,借助教法整合优化,创设积极向上的武术学习环境,启动学生的探知引擎。实际操作中,教师要由内而外,以武术动作要领的展示、分解为基点,逐步延伸到武术精神内涵的解读上,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体育武术认知体系,为构建高品质课堂以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单位: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