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情境统领大单元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路径探究
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和积极参与。2022版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搭建学习框架。这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境”到底不仅要贯穿一课时,而且要贯穿大单元,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生成性。
一、大情境统领大单元教学缘起
传统的生物课堂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内容“散”。以课时为单位组织教学,知识碎片化严重,缺乏有效整合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运用时很难提取。二是情境“散”。情境设置上一步一换,阻碍了学习与思维的连贯、知识的整体构建、迁移应用。在此背景下,大情境统领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
大情境统领大单元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提取核心大概念作为逻辑主轴来创设单元学习大情境。大情境贯穿整个单元学习始终,一“境”到底,将知识暗线、情境明线和任务推动线“三线”合一,创造一个完整、系统、连续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由此,学生在讨论、分析、体验和感悟中完成知识建构,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大情境统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概念具体化,引领单元教学
单元大概念对单元目标的确立具有“指挥棒”作用。大概念的提取是基于课本内容,从课标中找到相关描述,将课本内容和课标要求进行整合,从而提出单元大概念。根据大概念,通过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和学情分析,紧扣课标要求,确定单元目标,引领整个大单元教学。
(二)知识结构化,埋下学习暗线
一条逻辑清晰的知识脉络,是单元教学中的“暗线”。思维导图或知识框架形式可以辅助构建本单元的知识脉络,理清各个知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把握住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学会知识、理解知识、建构知识。在分析逻辑关系的过程中,确定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也就是知识主线。
(三)情境连续化,牵出学习明线
真实情境可以打通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将情境和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在单元教学中,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分析学习结果,逆向思维确定单元大情境,思考这些知识“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怎么用”;找到生活实例、社会热点,把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发展需求进行有意义的融合,从而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把知识与情境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做中学、用中学”。
(四)任务梯度化,推动深度学习
任务是连接情境与知识两线的纽带,一堂有内涵、有条理、有深度的课离不开任务的推动。情境任务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设置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递进式情境任务,使每个任务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推动学生在一步步分析与解决问题中构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养。
三、大情境统领大单元教学实践案例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策略的有效性,笔者结合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大单元设计进行案例分析。
本单元以“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这一大概念为逻辑主轴,以黄河三角洲研学为情境,设计大任务:“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将要去黄河三角洲研学旅行的同学做一个深度旅游介绍,倡导大家为黄河三角洲的保护献计献策。”
围绕这一大任务,拆分出3个项目任务。项目一:初识黄河三角洲——探究黄河三角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项目二:深度解读黄河三角洲——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项目三:保护黄河三角洲——探究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价值、自我调节能力及保护措施。每个子任务的设计都以黄河三角洲为背景,用黄河三角洲这一大情境串联所有知识点。同时,在每一课时的设计中渗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所有子任务完成后再次回到大任务,实现闭环式学习。
本单元共7个课时。第一课时两个模块。模块一利用课前收集的黄河三角洲资料,分析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实现地理知识与生物知识的融合。模块二利用视频和资料分析黄河三角洲的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的。
第二课时3个模块。模块一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资料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块二研读资料,准确概括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及作用。模块三通过思维拓展、思维链接、思维构建3个活动,加深学生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深度理解,让学生有整体意识、建模意识。
第三课时3个模块。模块一利用上节课学生所熟悉的黄河三角洲生物,归纳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法。模块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多条食物链绘制食物网,并归纳食物网的特点。模块三利用人类喷洒农药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理解生物富集现象,从而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课时3个模块。模块一利用学生熟知的黄河三角洲食物链来解读本节的难点,会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同时,用具体的数值定量表示能量的多少,有助于学生理性地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模块二学会不同情形下的能量流动计算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能量流动的内涵。模块三根据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的资料,分析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第五课时两个模块。模块一用一个新的名词“蓝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一步理解黄河三角洲在碳中和方面作出的贡献。模块二利用模型建构来加强学生对碳循环的理解,利用碳中和的理念来进一步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课时3个模块。模块一通过对比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模块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资料推导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模块三利用资料分析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所具有的价值,进一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第七课时两个模块。模块一通过资料分析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模块二通过资料分析保护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通过黄河三角洲这个情境的设置,将7个课时的大单元情境一以贯之,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提高了课堂的整体效率。这种“串联式”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概念构建、规律发现、问题解决、思维生成的全过程学习,提升了学生关联情境与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20年对生物教学的不断思考和深入剖析,笔者从自己思考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旨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然而,不同学生和教学内容可能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创新。笔者期待更多教师参与到关注和研究生物课堂中情境创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中来,共同推动生物课堂高效开展。